初二(上)数学练习卷(十)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得分:(3’清洁分)
一、填空题:(2’×16=32’)
1、已知,则x :z = 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互为倒数,则a、b 的比例中项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当k_____________时,函数y = kx +(2k – 1)x是正比例函数。
4、正比例函数y = mx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且经过点P(3 + m,3m + 4),则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y与成正比例,x与z成正比例,则y与z成__________比例;
6、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
7、三角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这时底边为x厘米,底边上的高为y厘米,则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k = ___________时,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当k = ________时,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且在每个象限内,y随x增大而减小;
9、已知,
,则
=________________;
10、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三点,
,
,且
,则
,
,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用“>”连结);
11、某人存1000元活期,月利率为0.54%,存期为x年,x年后本利和为y元(不考虑利息税),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y = ,则
=__________________;
13、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
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__________的速度快。
14、若点(– 1,2)同时在函数y = mx + n与y =
的图象上,则过(m,n)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长为20cm,宽为10cm的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则长方体容器的体积V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5=15’)
1、函数的图象过点
(
)
(A)(0,); (B)(– 1,1); (C)(
,
); (D)(3,
).
2、下列各函数中与函数y = – x相同的是 ( )
(A)y = – x ; (B)y =; (C)
; (D) y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变量x、y满足x – 3y=1,则y可以是x的函数;
(2)变量x、y满足,则y可以是x的函数;
(3)变量x、y满足y = – x ,则y可以是x的函数;
(4)变量x、y满足,则y可以是x的函数.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E) 4个.
4、下列各图象中表示y与x成函数关系的有 ( )
(A) 2个; (B) 3个; (C)4个; (D) 5个.
5、下列关于反比例函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的定义域是x≠0; (B)当k = – 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的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D)与
的图象没有交点。
三、简答题:(6’×3+8’=26’)
1、已知变量x、y与a之间满足关系,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及其定义域。
2、已知正比例函数y = ax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如果其中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1,求a及两个交点的坐标。
3、已知等式(x + 1)(y – 2)= 1
(1)求y = f(x)的解析式;(2)写出y = f(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求f(0)的值;(4)当f(x)= 5时,求x的值。
4、已知,y1与x – 2成反比例,y2与x + 2成正比例,并且当
时,
;当x = 3时,y =
,求当x = 5时,y的值。
四、解答题:(8’×3=24’)
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A的平分线交BC于D,BC的长为3厘米。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D移动,出发3秒后到达D,设AP为x厘米,四边形ABPC的面积为y平方厘米,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当四边形ABPC是凸四边形时x的取值范围。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的坐标是(1,m),OA=2,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都经过A点,过A做OA的垂线交x轴于点B。(1)求出m和k的值;(2)求出点B的坐标;(3)在平面内,以AB为底边在△OAB的外部作等腰△ABC,则过顶点C和线段OB的中点M的直线与边OA具有何种位置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3、阅读理解题: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有A、B两点,它们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那么连结A、B两点的线段AB的长等于
问题:已知点A(3,4)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一点,能否在x的正半轴上确定一点B,是△OBA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点B的坐标;如果不能,请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