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四)

2014-5-11 0:16:28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四)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2)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3.函数中,当x=___________时,函数的值等于2.

4.已知点P(3a – 1,a + 3)是第二象限内坐标为整数的点,则整数a的值是_______.

5.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与(1 ,-1),它的解析式是___     _____.

6.将直线y=3x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将直线y=-x-5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      .

7.东方超市鲜鸡蛋每个0.4元,那么所付款y元与买鲜鸡蛋个数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

8.出租车收费按路程计算,3km内(包括3km)收费8元;超过3km每增加1km加收1元,则路程x≥3km时,车费y(元)与x (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9.下列关系式中,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  )

A.y=(x<0)  B.y=±(x>0)  C.y=(x>0)  D.y=-(x>0)

10.若m<0, n>0, 则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11.已知函数y=3x+1,当自变量增加m时,相应的函数值增加(  )

A.3m+1   B.3m   C.m    D.3m-1

12.汽车由A地驶往相距120km的B地,它的平均速度是30km/h,则汽车距B地路程s(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  )

A.S=120-30t  (0≤t≤4)      B.S=120-30t  (t>0)

C.S=30t (0≤t≤40)        D.S=30t  (t<4)

13.已知函数,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三、解答题(共43分)

14.地壳的厚度约为8到40km,在地表以下不太深的地方,温度可按y=3.5xt计算,其中x是深度,t是地球表面温度,y是所达深度的温度.(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2)如果地表温度为2℃,计算当x为5km时地壳的温度.

15.已知y与成正比例,且时,.

(1)求的函数关系式;

(2)将所得函数图象平移,使它过点(2,-1).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

16.已知弹簧的长度y(厘米)在一定的限度内是所挂物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现已测得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6厘米,挂4千克质量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7.2厘米,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1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相交于点P,Q两点,若点P的纵坐标是6.(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求点Q的坐标.

四、附加题(做对另加10分)

18.有一条直线y=kx+b它与直线交点的纵坐标为5,而与直线y=3x-9的交点的横坐标也是5.求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第18章 图形的相似(2)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3,10,14,与其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是14,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2、△ABC中,∠C=90o,CD⊥AB于点D,若AD=6,BD=2,则BC的长为    .

3、(,1)在原点的      方向,(3,)在()的    方向上.

4、已知: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和△AED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           .

5、如图,Rt△ABC斜边AB上的高为CD,若BC=5,AC=12,

=    =    =    .

6、如图,BC平分∠ABD,AB=12,BD=15,如果∠ACB=∠D,

则BC的长为      .

7、如图,若∠1=∠2=∠3,则图中有    对相似三角形,

  它们是                      .

8、△ABC中,D、E分别在AB、AC上,且AD:DB=2:1,AE:EC=1:2,则S△ADE:S△ABC=    .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9、如图,△ABC中,DE∥BC,AD=3,DB=2,则△ADE与△ABC的

相似比是               (  )

A、3:2   B、2:3   C、3:5   D、5:3

10、如图,点P是△ABC中边AC上的一点.以下条件不能识别△ABP∽△ACB的是(  )

A、∠ABP=∠C       B、∠APB=∠ABC  

C、AB:AP=AC:AB     D、AC:AB=BC:BP

11、一个△ABC的面积被平行于它的一边BC的两条线段三等分,如果BC=12 cm,则这两条线段中较长的一条是                (  )

A、8cm   B、6cm    C、cm  D、cm

12、如图,1ABCD中AE:ED=5:4,则BF:DF等于(  )

A、9:4   B、5:4   C、9:5   D、5:1

13、△ABC的三边之比是=4:5:6,则它们的对应高的比是(  )

 A、4:5:6    B、6:5:4    C、15:12:10    D、10:12:15

三、解答题(共43分)

14、(8分)画图:已知点A(1,2),

B(2,0).把△ABO以点O为位似

中心放大到原来的2倍,且写出对

应顶点的坐标.

15、(8分)已知:△ABC中,∠A=36o,AB=AC,BD平分∠ABD交AC于点O.

试说明:△BDC∽△ABC.

16、(8分)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M是CD的中点.

试说明:△ADM∽△MCP.

17、(9分)如图,DC∥EF∥AB,已知:AE=6,CE=2,CD=1.7,EF=2.5.求AB的长.


18、(10分)已知:点D是△ABC中AC的中点,AE∥BC,ED交AB于点G,交BC的延长线于点F,若BG:GA=3:1,BC=8.求AE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