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一、 选择题
1、频率分布反映了 ( )
A、 样本数据的多少 B、样本数据的平均水平
C、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D、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比例的大小
2、袋中有5个绿球,有个白球,从中任意取一个球,恰为白球的机会为2/3,则
为( )
A、16 B、10 C、20 D、18
3、在统计中,样本的方差可以近似反映总体的 ( )
A、平均状态 B、波动大小 C、分布规律 D、最大值、最小值
4、口袋中有1个黄球,2个黑球,搅匀后从中摸出一个球,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摸出的不是黄球就是黑球B、摸出黄球和黑球的机会均等C、摸出黄球的机会比摸出黑球的机会小D、若给小球编号,就可以说摸出黄球,摸出黑1球,黑2球,这三个事件是等可能的
5、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计算出样本方差为2,可以估计总体方差 ( )
A、一定大于2 B、约等于2 C、一定小于2 D、与样本方差无关
6、甲、乙两同学在一次考试中学科平均分相等,但他们的方差不相等,正确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的是 ( )
A、因为他们的平均分相等,所以学习水平一样,
B、成绩虽然一样,但方差较大的说明潜力大,学习踏实
C、表面上看两学生成绩一样,但方差小的学生成绩稳定
D、平均分相等,方差不等,说明学习水平不一样,方差较小的同学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
7、为了绘制一批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首先要算出这批数据的变化范围,数据的变动范围是指数据的(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与最小值 D、个数
8、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2人每人采集6件,4人每人采集3件,5人每人采集4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是 ( )
A、3件 B、4件 C、5件 D、6件
9、对一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有如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众数所在的一组频率最大B 、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5,组距为4,则取5组
C、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时,小长方形的高与频数成正比 D、各组的频数之和为1
10、随机抽取某城市一年(以365天计)中的30天的日平均气温状况统计如下:
温度(℃) | 10 | 14 | 18 | 22 | 26 | 30 | 32 |
天数 | 3 | 5 | 5 | 7 | 6 | 2 | 2 |
那么该城市一年中日平均气温为26℃的约有 ( )
A、70天 B、71天 C、72天 D、73天
二、 填空题
1、某天的最高气温为8℃,最低气温为-5℃,则这一天气温的极差为 。
2、已知一个样本:1,4,2,3,5,那么这个样本的标准差为 。
3、数据:1,2,3,的平均数为3,数据:4,5,
,
的平均数为5,则数据:1,1,2,
,
的方差是
。
4、掷一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①得到点数为6的机会为 ,②得到点数为奇数的机会为 ,③得到点数小于7的机会为 。将上述事件出现的机会由小到大在直线上排序为:
0
1
5、小明有5件不同的夹克和4条不同的休闲裤,他可以有 种不同的穿法。
6、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7、已知一个样本:,每个数据与它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为2.5 ,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为
。
8、已知一个样本的方差为3,则样本
的方差为 。
9、在装有1个黄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中摸球, A、先任意摸出一个,放回搅匀再摸一个,两次都摸到红球, B、任意摸出两球,摸到的都是红球。A发生的机会是 ,B、发生的机会是
,它们 等可能事件(填是或不是)。
三、 解答题
1、某晚报“热线服务”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为:奇闻5%,交通20%,环境35%,房产建筑15%,建议表扬10%,投拆15%。
(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简明地表达上面的信息。(2)请你设计成扇形统计图。
(3)请你结合图表通过比较说明你从中得到的观点。
2、为了了解甲、乙两地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
甲:22,37,40,41,25,14,19,39,21,42
乙:16,44,27,27,44,40,16,16,40,40
请算一下:(1)哪种麦苗长得高? (2)哪种麦苗长得整齐?
3、王明和李华手中分别拿着写有数字1,2,3,4,5,6,的6张卡片,两人各自将手中的卡片任意混合后,各拿出一张,要求小红算出其和。
1)用表格列出所有结果。2)一共有多少种可能?每一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吗?
3)和为2,3,4,……,12的结果各有多少种?机会各是多少?各种机会的和是多少?
4、甲、乙两班学生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各选10名学生参加。各班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统计如下:
输入汉字(个数)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众数 | 中位数 | 平均数 | 方差 |
甲班学生(人数) | 1 | 0 | 1 | 5 | 2 | 1 | 135 | 135 | 135 | 1.6 |
乙班学生(人数) | 0 | 1 | 4 | 1 | 2 | 2 |
请你根据图表将乙班学生的相关数据填出,再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班学生的比赛成绩(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5、某班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编写了四个数学题放在一个盒子中,课上老师请四个小组的组长从盒子中随机抽出一个数学题。A、四个组长抽到的都不是自己小组编写的;B、四个组长中恰好有一人抽到的是自己小组编写的。比较A与B发生机会的大小。
6、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
成绩段 | 50—60 | 60—70 | 70—80 | 80—90 | 90—100 |
频数记录 | |||||
频数 |
(1)如果按成绩10分的距离进行分段(每段包含最低分数端点,不含最高分数端点,请填写下列函数分布表:
(2)请根据频数分布表中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3)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或折线图回答: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少?
(4)如果规定80分及以上为优秀,那么此次测验的优秀率达到多少?
7、为了调查初二学生的身高,抽取了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单位:厘米)如下:142,154,159,172,159,156,162,166,158,159,156,166,160,164,155,157,146,147,161,158,158,153,158,154,162,将上述数据(1)列出频数分布表(分四组);(2)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及频数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