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监测
数学试卷(模拟卷2)
(本卷共三个大题,26个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得分 | 评卷人 |
一、请你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从家走到邮局用了8分钟,然后右转弯用同样的速度走了6分钟到达书店(如右图所示)。已知书店距离邮局660米,那么小明家距离书店 米。
2、一个汽车牌在水中的倒影为 ,则该车牌照号码为
.
3、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4cm、5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4、若正数m是小于2+的整数,则m的值是 .
5、如右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6、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度数都是其外角度数的 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7、如右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现沿对角线所在直线l向右平移与正方形EFGH重合,已知四边形EPCO的面积为1,则从A移到E的距离为 .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b)位于x轴上方,
y轴右侧,则a 0, b 0 .
9、已知一次函数和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0,则k = .
10、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对角线交于O,则图中菱形有 个;
等腰梯形有 个。
得分 | 评卷人 |
二、仔细选一选(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右图,如果半圆的直径恰为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那么半圆的面积为( )
A
B
C
D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C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3、在如下案例图中,将大写字母N绕它右下侧的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作出旋转后的图案是(
)
![]() | |||||||
![]() | |||||||
![]() | |||||||
![]() | |||||||
案例 A B C D
14、如果点M (1-x, 1-y)在第二象限,则点N (x-1, 1-y)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5、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k、b的值为( )
A k>0, b>0 B k>0, b<0 C k<0, b>0 D k<0, b<0
16、如果ab>0, bc<0, 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17、下列图案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18、若铺地面的瓷砖每一个顶点处都有六个相同的正多边形组成,则这种正多边形只能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得分 | 评卷人 |
三、认真思考,慎重解答
(19-21题各5分,22-25题各6分,26题7分,共46分)
19、
20、
21、如图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能与△CBQ重合,若PB=3,求PQ的长。
22、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和围棋号称世界三大棋种. 国际象棋中的“皇后”的威力可比中国象棋中的“车”大得多:“皇后”不仅能控制她所在的行与列中的每一个小方格,而且还能控制“斜”方向的两条直线上的每一个小方格.如图甲是一个4×4的小方格棋盘,图中的“皇后Q”能控制图中虚线所经过的每一个小方格.
①在如图乙的小方格棋盘中有一“皇后Q”,她所在的位置可用“(2,3)”来表示,请说明“皇后Q”所在的位置“(2,3)”的意义,并用这种表示法分别写出棋盘中不能被该“皇后Q”所控制的四个位置.
②如图丙也是一个4×4的小方格棋盘,请在这个棋盘中放入四个“皇后Q”,使这四个“皇后Q”之间互不受对方控制(在图丙中的某四个小方格中标出字母Q即可).
![]() | |||
![]() | |||
23、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为40 cm,∠B=∠C=60°,若腰长AB是8 cm,求它的上底AD的长。
![]() |
24、为保护环境,某样环保小组成员小明收集废电池,第1天收集1号电池4节,5号电池5节,总重量460克;第二天收集1号电池2节,5号电池3节,总重量240克,求1 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
25、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42升油,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机动车行驶几小时后加油?答: 小时
(2)加油前余油量Q与行驶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是:
此函数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 ;
(3)中途加油 升
(4)如果加油站离目的地还有230公里,车速为40公里/小时,要到达目的地,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请说明理由 .
26、阅读材料:如图(6)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P.
因为有AC⊥BD→
所以S四边形ABCD=S△ACD+S△ACB=
=
所以S四边形ABCD=
解答问题:(1)上述证明得到的性质可叙述为:
(2)已知:如图(7),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相交于点P,AD=3cm,BC=7cm,利用上述的性质求梯形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