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2014-5-11 0:16:36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设a>b,则          (m < 0).

2.的公因式是       

3.若是完全平方式,则 k =        

4.已知:线段,则的比例中项     

5.分式方程+1=有增根,则m=    

6.若,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7.已知,则A =    ,B =    

8.若△ABC∽△DEF,且∠A = 50°,∠E = 70°,则∠C =     °;如果AB = 3,DE = 4,且S△ABC = 18,则S△DEF =      


9.如图1,要使△AEF∽△ACB,已具备的条件是          ,还需补充的直接条件是         (只要填写一个满足要求的条件即可).

(图1)                ( 图2)

10.如图2,△ABC∽△ADE,,则                 

文本框: 1 2
4 8
文本框: 2 3
9 54
文本框: 3 4
16 192
文本框: 5 A
B C

11.如图3,正方形内的数有相同的规律,请找出这一规律,推算出     

(图3)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2.不等式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 .

A.1个

B.3个

C.4个

D.无数个

13.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x = 1,则a =(    ).

A.1

B.3

C.

D.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2,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15.兴趣小组想用铁丝围成两个面积相同的圆和正方形,已知它们分别用L1和L2长度的铁丝,则(    ).

A. L1 < L2

B.L1 = L2

C. L1 > L2

D.无法确定

16.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

A.今天的天气是晴转阴

B.过直线外一点A作AB∥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如果,则

17.下列命题: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②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③内错角相等;

④如果,则

其中是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8.如图4,把菱形沿着对角线的方向移动到菱形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菱形的面积的,若,则菱形的移动距离是(    ).            (图4)

A.

B.

C.1

D.

三、求值并作图(第19题5分,第20、21题每题6分,共15分).

19.如图5,四边形ABCD.以点C为位似中心作四边形ABCD的位似图形,且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的位似比为2 : 1.

(图5)

20.如图6,在中,已知.画直线,使直线分成两个小三角形,使直线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并使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分别与分成的两个小三角形相似,并标出每个小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画图工具不限,不要求写画法).


(图6)

人数

 
21.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总数

(频数)

143~153

12

3

0

153~163

18

9

6

163~173

24

33

39

173~183

6

15

12

183~193

0

0

3

(注: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1)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表中的空格;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要体现每个年级的人数).

四、化简或求解(集)题(每题4分,共24分).

2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

23.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2)

24.化简或解方程.

(1)

(2)

五、解答或证明题(第25、26题每题6分,第27、28题每题8分,共28分).

B

 

A

 
25.已知:如图7,AE、CE分别平分∠BAC、∠ACD,且∠CAE与∠ACE互余.

求证:AB∥CD.


(图7)

26.在绿茵场上,足球队员带球进攻,总尽可能向球门冲(如图8),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说这是为什么?


(图8)

27.如图9,把一个三角形余料加工成矩形零件,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AC上,且PN = 2PQ.若这块三角形余料的边BC = 12cm ,高AD = 8cm,则这个矩形零件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图9)

28.如图10,在中,,点从点开始沿线段边向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线段BC边向点C以3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PBQ与△ABC相似?


(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