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班级: 座位: 姓名:
………………………………………装………………………………………订………………………………………线…………………………………… |
三溪片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2005.11)
一、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如图,已知:AB∥CD,若∠1=50°,则∠2的度数是( )A、50° B、60° C、130 D、120°
2.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够直接判断∥
的是( )A.∠1=∠4 B.∠3=∠4 C.∠2+∠3=180° D.∠1=∠2
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是3,一边是6,则它的周长等于( )A.12 B.12 或15 C.15 D.18或15
4. 以下各组数据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A、6,11,12 B、5,11,12 C、6,12,13 D、5,12,13
5. 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A、44° B、68° C、46° D、22° ( )
6.
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
) A.25° B.30° C.45° D.60°
![]() |
7. 图1是小明用八块小正方体搭的积木,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8. 下图可以沿线折叠成一个带数字的立方体,每三个带数字的面交于立方体的一个顶点,则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个面上的数字之和最小是 (A) 7 (B) 8 (C) 9 (D) 10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
如图所示,,则
= 度。
10.
如图,请填上你认为适合的一个条件:
,能使AB∥CD
。
11. △ABC中,AB=AC, ∠A=36°,则∠B=____.
12. 如图,明明散步从A到B走了61米,从B到C走了60米,从A到C走了11米,则∠A+∠B的度数是_________
13. 等腰△ABC中,一腰AB的垂直平分线交另一腰AC于D,已知AB=12,△DBC的周长为20,则底边BC的长为( ).
![]() | |||
![]() | |||
14. 如图,△ABC中,∠C=90°,∠1=∠2,CD=5,BD=13,则AC= .
15. 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汉字,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超”相对的字是 。
16.
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三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已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3,正放置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则S1+S2=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共72分)
17. 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如泰山”的美感,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请你用三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将下列三个正三角形分别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分割线,并标出必要的角的度数)(9分)
![]() | ![]() | ![]() |
18. 如图,已知CD∥AB,∠A=∠B,则∠C=∠D,请说明理由。
![]() |
19.
直线
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EFG=40°,则∠EGF的度数是.
20.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请说出该物体的形状是什么?再画出它的表面展开图.
![]() |
21.
如图,在△ABC中,AB=AC,BE平分∠ABC,DE∥BC. 求证:DE=EC
22. 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于E,DF⊥AC于F(1)证明:△BED≌△CFD(2)请你根据上述条件写出三个正确的结论。(不要求证明
23.
如图,
中,
,
于
,点
在上
,且
,求证:
24. (5分)画出右图的三视图;
25. 如图一,等边△ABC中,D是AB上的动点,以CD为一边,向上作等边△EDC,连结AE。求证:AE//BC;
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
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