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下)第二次阶段性测试题

2014-5-11 0:16:47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下)数学第二次阶段测试   2005.6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分解因式:3a3-12a=        .

2、不等式(a-b)x>a-b的解集是x<1,则a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       

4、若, 则;若, 则 .

文本框: 姓名______________5、已知一个样本1、3、2、5、x,它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为      .

6、数据25、21、23、25、27、29、25、28、29、30、26、24、25、27、26、22、24、25、

26、28,取组距为2,应分成      组,第三组的频率是        .

7、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AB=2,则BC=         .

8、把命题“垂直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

9、如图,ABCDEGAB,垂足为G.若∠1=50°,则∠E=________度.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文本框: 学校__________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对角线,EBC中点,△AOD的周长是12 cm,则 BOE 的周长是         cm.

11、如图,下列结论:①∠A >∠ACD;②∠B+∠ACB=180°-∠A;③∠B+∠ACB<180°;  ④∠HEC>∠B。其中正确的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的所有序号).

12、如图,矩形ABCD中,AB=12,AD=10,将此矩形折叠,使点B落在AD边的中点E处,则折痕FG的长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方差计算公式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                                 (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2、某校八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频数分布表中,若数据在0.95~1.1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3,则可估计该校八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的人数约为           (   )

A. 6人    B. 30人      C. 60人      D. 120人

3、在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晨检体温测试中,学生甲连续10天的体温与36℃的上下波动数据为0.2、0.3、0.1、0.1、0、0.2、0.1、0.1、0、0.1,则在这10天中该学生的体温波动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   )

A. 平均数是0.12           B. 方差是0.02  

C. 中位数是0.1            D. 众数是0.1

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

A. 同旁内角互补           B.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C.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   D.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内角

5、下列两个图形:①两个等腰三角形;②两个直角三角形;③两个正方形;④两个矩形

⑤两个菱形;⑥两个正五边形. 其中一定相似的有               (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5组

6、如图,一个任意的五角星,它的五个内角的度数和为            (   )

A. 90°      B. 180°      C. 360°      D. 120°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鱼,它有六个顶点”,则           (   )

A. 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B. 将各点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C. 将各点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D. 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乘以,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8、一个钢筋三角架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和50cm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三、解方程或不等式组:(每小题6分,共12分)

1、解方程:      2、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在育才中学举行的电脑知识竞赛中,将初三两个班参赛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制出如下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30、0.15、0.10、0.05,第二小组的频数是40.

(1)求第二小组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数分布直方图;

(2)求这两个班参赛的学生人数是多少;

(3)这两个班参赛学生的成绩的中位数应落在第几小组内(不必说明理由)?

2、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请你填写乙的相关数据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

7

1.2

7.5

1

(2)请你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评价.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稳定些);

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3、在一次测量旗杆高度的活动中,某小组使用的方案如下:AB表示某同学从眼睛到脚底的距离,CD表示一根标杆,EF表示旗杆,AB、CD、EF都垂直于地面。若AB=1.6m,CD=2m,人与标杆之间的距离BD=1m,标杆与旗杆之间的距离DF=30m,求旗杆EF的高度。

4、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这一岸每相距5米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相距50米有一根电线杆.在这岸离开岸边25米处看对岸,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求河宽.


五、探究题:(8分)

已知:如图,AB∥DE. (1)猜测∠A、∠ACD、∠D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点C向右移动到线段AD的右侧,此时∠A、∠ACD、∠D之间的关系,仍然满足(1)中的结论吗?若符合请你证明;若不符,请你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证明。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