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二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2014-5-11 0:16:47下载本试卷

2005-2006学年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题号

总 分

1-10

11-20

21

22

23

24

25

26

得分

注:1、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未注明精确度的计算问题不得采取近似计算,建议根据题型的特点把握好使用计算器的时机。

2、本试卷满分100分,在90分钟内完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每题给出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选出的答案编号填在上面的答题表中,否则不给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3=3  C、 D、

2、下列各式化简,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4、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A、a≥0      B、a>2      C、a≠2      D、≥0

5、当1<x<3时,化简的结果是

A、2x-4       B、-2       C、-4       D、2

6、在线段、正三角形、菱形、等腰梯形中,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是3cm和4cm,则第三边长是

A、5cm      B、cm     C、5cm或cm   D、不能确定

8、如果线段a、b满足,那么的值是

A、      B、        C、       D、

9、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对边相等

10、如图,△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DE∥AB交BC于E,已知EC=3,BE=2,则AB等于

A、           B、

C、6            D、4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则a=  .

12、计算:  .

13、当x___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4、2 -的倒数是___(结果要求化简).

15、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___.

16、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得到的结果是___.

17、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等于144º,则它是___边形.

18、在Rt△ABC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上的中线为  .

19、在四边形ABCD中,AB=CD,要求再添加一个条件,使之可判定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你添加的条件___(只要求写一种添法)

20、△ABC的三边分别为18、10、14,△DEF与△ABC相似,且它的最小边是5,则

△DEF的最长边是___.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6题,其中第21-22题每题6分,第23-26题每题7分,共40分)

21、

解:原式=

22、÷·(-3)(x>0,y>0)

解:原式=

23、化简并求值:,其中

解:原式=

24、在四边形ABCD中,AB=DC,∠B=∠C<90º,求证:四边形ABCD是梯形.

证明:

25、如图:在大小为6×5的正方形方格中,△ABC的顶点A、B、C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一个△DEF ,使△DEF∽△ABC(相似比不为1),要求点D、E、F必须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可以使用已用过的顶点);

(2)写出它们对应边的比例式;并求△DEF与△ABC的相似比.


26、如图:△ABC中,BD、CE是两条高,AM是∠BAC的平分线,且交DE于N,

求证:

证明: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初二数学参考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ACDBD BCAC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

11、5    12、3    13、小于0(<0,或x<0)  14、2 +   15、3(x+)( x-)

16、-   17、10    18、5    19、AB//CD,或AD=BC   20、9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6题,其中第21-22题每题6分,第23-26题每题7分,共40分)

21、解:原式= [-(-)][+(-)]……………………………1分

       = 3-(-)2……………………………………………………2分

       = 3-(8-4) ……………………………………………………2分

       = 4-5 …………………………………………………………1分

22、解:原式= -3··……………………………1分

       = -3    ……………………………2分

       =-3       ……………………………2分

       =      ……………………………1分

23、解:原式=………………………………………………2分

=  ………………………………………………1分

= (x-1)2(此时代入和乘方后代入x的值都不扣分)  …………………2分

=时    

原式=(-1)2 = 5       ………………………………………………2分

24、证法I:

  作AE⊥BC于E、DF⊥BC于F  ……………………………1分

  证△ABE≌△DCF         ……………………………2分

  证AE=DF,又AE//DF     

  得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1分

  ∴AD//BC            ……………………………1分

  由∠B=∠C<90º,∴∠B+∠C<180º

   ∴AB不平行于DC        ……………………………1分

  (或∠B=∠C<90º,则E、F在线段BC上,得AD<BC,说明四边形ABCD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是梯形      ……………………………1分

  证法II:

  作AE//CD交BC于E    …………………………………………………1分

  证AB=AE=DC        …………………………………………………2分

  证AB//DC        

  得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1分

   ∴AD//BC           ………………………………………………1分

  由∠B=∠C<90º,∴∠B+∠C<180º

  ∴AB不平行于DC      …………………………………………………1分

  ∴四边形ABCD是梯形   …………………………………………………1分

  证法III:连结AC、BD证两次全等后得AD//BC……,请酌情给分。

25、(1)类似于图中△DEF和△D'E'F'(其它情况酌情给分)……………3分

(2)注:图中字母标注的顺序可以不是A-D,B-E,C-F,但比例式中一定是对应边的比

;        ………………………4分(其中相似比2分)

26、证明:证△AEC∽△ADB     ……………………………………………………………1分

得AE·AB=AD·AC       ……………………………………………………………1分

证△ADE∽△ABC        ……………………………………………………………1分

  △ADN∽△ABM  …………………………………2分

又△ADE∽△ABC            …………………………………1分

          ……………………………………………………………1分

注:此题学生可能会用相似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请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