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三次学业评估
一、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3+
=-2
D.
2、如果是二次根式,那么
应适合的条件是( )
A、≥3 B、
≤3 C、
>3 D、
<3
3、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数学测验中解答的填空题,其中答对的是( )
A、若;
B、
;
C、;
D、的值为零,则
。
4、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矩形 C、平形四边形 D、等腰梯形
7、某人到瓷砖商店去购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
(A)正三角形 (B)正四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六边形
6、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 ).
(A)8cm和14cm (B)10cm和14cm (C)18cm和20cm (D)10cm和34cm
7、如图,在中,AB=AC=5,D是BC上的点,DE∥AB交AC于点E,DF∥AC交AB于点F,
那么四边形AFDE的周长是 ( )
A.5 B.10 C.15 D.20
8、如图,已知矩形ABCD,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点B向点C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少
(C)线段EF的长不变 (D)线段EF的长不能确定
(8) (7)
二、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24分)
9、化简:= ,
=
,
=
。
10、当时,关于
的方程
为一元二次方程。
11.已知方程3ax2-bx-1=0和ax2+2bx-5=0,有共同的根-1, 则a= , b= .
12、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的和为280°,则其相邻的两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0cm,AD=14cm,则BE=______,EC=________.
14、如图3,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达到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5m,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m.
(14) (13)
15、如图12-52,在▱ABCD中,AE⊥BC于E,AF⊥CD于F,BE=3厘米,AB=6厘米,DF=5厘米,则▱ABCD的周长为________厘米.
16、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B=5,AC=4,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三、做一做(17题12分,18、19、20、21、22题6分, 23题10分)
17、解方程
(1)
(2)
18、请说出“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的逆命题.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吗?请证明你的判断.
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D,∠C=70°,AE⊥BD于点E.试求∠DAE.
20、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D=BC,点E在BC上,点F在AD上,AF=CE,EF与对角线BD相交于点O,求证:O是BD的中点
21、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MN∥BC,且MN=BC
22.某中学八年级共有400名学生,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在本年级进行了一次国防知识测验.为了了解这次测验的成绩状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图中第四个小组和第五个小组的频率各是多少?第五个小组的频数是多少?
(2)这次测验中,八年级全体学生优秀成绩(80或80以上)的人数是多少?
26、(1)如图1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求证:BD+CE=DE
(2)如图2,△ABC的外角平分线BF、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那么BD,CE,DE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 图3,∠ABC的平分线BF与∠ACB的外角平分线CF相交于F,过点F作DE∥BC,交直线AB于点D,交直线AC于点E,那么BD,CE,DE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根据(1)、(2)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你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