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数 学 试 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曹经富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一、认真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方程x(x+3)=(x+3)的根为 。
2、若两个最简二次根式与
可以合并,则
= 。
3、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
4、已知<0,则化简二次根式
的正确结果是
。
5.已知x2+4x-2=0,那么3x2+12x+2000的值为 。
6、请写出一个根为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
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 围是 。
8、已知: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
为
。
9、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根是
。
m的值是 。
10、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列“树型”图:
经观察可以发现:图⑵比图⑴多出2个“树枝”,图⑶比图⑵多出5个“树枝”,图⑷比图⑶多出10个“树枝”,照此规律,图⑺比图⑹多出_________个“树枝”.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下列属于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B、
C、
D、
12、下列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 )
A. x2-x-1=0 B. x2-6x+5=0 C.
D.2x2+x+1=0.
13.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x2-6x+8=0的两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8 B.10 C.8或10 D.不能确定
14 式子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式子有( )个
A、2 B、3 C、1 D、0
15.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2)2=2×3=6 (B)
=-
(C)=
(D)
=
.
16、下列说法:
①、是二次根式,但不是整式;
②、方程的根为
;
③、若<0,则方程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④、课本第54页观察与猜想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得方程的两根和是3,两根积是5。
其中错误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17.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1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A.x2+130x-1400=0 B.x2+65x-350=0
C.x2-130x-1400=0 D.x2-65x-350=0
18、根据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可列表如下:
| 0 | 0.5 | 1 | 1.1 | 1.2 | 1.3 |
| | -8.75 | -2 | -0.59 | 0.84 | 2.29 |
则方程的正数解是【 】
A、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1; B、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2;
C、整数部分是0,十分位是5; D、整数部分是0,十分位是8;
三、认真解一解:
19.计算:(每小题3分,共12分)
1. 2、
3、 4、
![]() |
20、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3+3+4,共10分)
1)、
2)
⑶、 (x+1)2=4(x-2)2
21、(8分)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1=0。
(1)请你为m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使得到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x1、x2是(1)中你所得到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求:-x1-x2+x1x2的值。
22、解应用题:(8分)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图中给出了我国从1998─2002年每年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
(1)由图可见,1998─2002年的五年内,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_______趋势;
(2)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我国从1998年到2002年教育经费的年平均数;
(3)如果我国的教育经费从2002年的5480亿元,增加到2004年7891亿元,那么这两年的教育经费平均年增长率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01,=1.200)
23、(9分)先阅读再化简求值:
(1)在化简的过程中。小张和小李的化简结果不一样:小张的化简过程如下:
原式=
小李的化简过程如下:
原式=
请判断谁的化简结果是正确的,谁的化简结果是错误的,并说明理由?
(2)请你利用上面所学的方法,化简求值:已知,求x2+2x-3的值.
相信你能行(本题9分)
24, 有100米长的篱笆材料,想围成一个矩形露天仓库,要求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在场地的北面有一堵长为50米的旧墙,有人用这个篱笆围成一个长40米,宽10米的矩形仓库,但面积只有400平方米,不合要求,现请你设计三种矩形仓库的长和宽,使它符合要求.
动脑想一想(10分)
25,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D在x轴上,点A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B-C-D的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点运动到D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2)设P点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5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若⊿OA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