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相似三角形测试卷

2014-5-11 0:17:12下载本试卷

第四章相似三角形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5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多边形一定相似的为(    )

  A、两个矩形   B、两个菱形     C、两个正方形    D、两个平行四边形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B、两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C、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D、以上有两个说法是正确。

3、如图,DE∥BC,EF∥AB,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4、已知3x=4y,则= (   )

A、      B、      C、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各组中得四条线段成比列得是(  )          

A、4cm、2cm、1cm、3cm      B、1cm、2cm、3cm、4cm

C、25cm、35cm、45cm、55cm   D、1cm、2cm、20cm、40cm

6、若x是3和6的比例中项,则x的值为                   (   )

A、     B、    C、    D、

7、若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PA>PB),设AB=1,则PA的长约为           (   )

A、0.191      B、0.382       C、0.5        D、0.618

8、如果,则下列正确得是(  )

A、  B、  C、  D、

9、如图,若P为△ABC的边AB上一点(AB>AC),则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保证△ACP∽△ABC的有(  )

 A、∠ACP=∠B  B、∠APC=∠ACB  C、    D、

10、已知D、E为△ABC的边AB、AC上的两点,且AB=8,AC=6,AD=4,AE=3,则=(   )

A、1∶2       B、1∶4       C、1∶3        D、2∶5

11、下列3个图形中是位似图形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2٭、已知,如图(上右)△ABC是锐角三角形,正方形DEFG的一边在BC上,其余两个定点分别在AB、AC上,记△ABC的面积为,正方形DEFG的面积为,则有 (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3、在比例尺为1: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甲市与乙市之间的距离是6.5cm,则这两市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km;

14、小明的身高是1.6m,他的影长为2m,同一时刻教学楼的影长为24m,则教学楼的高是

     ;

15、已知AD为Rt△ABC斜边BC上的高,且AB=15cm,BD=9cm,则AD=      ,CD=      

16、如图四,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 4cm ,AD = 7cm , ∠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则DF = _________cm

17、若△ABC∽△A′B′C′,且,△ABC的周长为12cm,则△A′B′C′的周长为    

18、已知:x∶y∶z=2∶3∶4,则的值为      

19、٭如图5,ΔABC中,DE∥FG∥BC,AD∶DF∶FB=1∶2∶3,

­则=    

20、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作的位似图形,并把的边长放大5倍. 如果四边形ABCD的坐标A(2,3),B(4,0),C(6,0),D(5,5)那么它们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只要一种)

三、解答题(6+8+8+8+8+8+8+10+14=70分)

21、(6分)请作出五边形ABCDE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使得像和原图形的位似比是1:2。

22、已知AB∥CD,AD、BC交于点O。(8分)

(1)、试说明△AOB∽△DOC。 

(2)、若AO=2,DO=3,CD=5,求AB的长。

23、如图,已知,试说明∠BAD=∠CAE。(8分)

24、如图,已知AD、BE是△ABC的两条高,试说明AD·BC=BE·AC(8分)


25、已知,如图, 在△ABC中,DE∥BC,AD=5,BD=3,求SADE:SABC的值。(8分)

26、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它的底边BC=100米,高AH=80米。某单位要沿着地边BC修一座底面是矩形DEFG的大楼,D、G分别在边AB、AC上。若大楼的宽是40米(即DE=40米),求这个矩形的面积。(8分)


27、(10分)已知:如图,ΔABC中,AD=DB,­­∠1=∠2.求证:ΔABC∽ΔEAD.­

28、(14分)如图,已知过A(2,4)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若点P从O点出发,沿OM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M点,点Q从M点出发,沿MA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A点。

(1)经过多少时间,线段PQ的长度为2?

(2)写出线段PQ长度的平方y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t的取值范围;

(3)٭在P、Q运动过程中,是否可能出现PQ⊥MN?若有可能,求出此时间t;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4)٭是否存在时间t,使P、Q、M构成的三角形与△MON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间t;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y

  N        A

          Q


   O   P   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