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函数及其图象

2014-5-11 0:17:13下载本试卷

§1.1函数及其图象

复习目标

1.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

点P

所在象限

横纵坐标

符  号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点P

所在的位置

原点

点P的坐标

3.对称点的坐标特征:

对称方式

关于

对称

关于

对称

关于原点

对称

点P

对称点的坐标

4.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⑴点P在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

⑵点P在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

(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两条角平分线上)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⑴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所以点的纵坐标相等;                

⑵平行于轴的直线上的所以点的横坐标相等。

6.点P坐标的几何意义:

⑴点P轴的距离为

⑵点P轴的距离为

⑶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

7.函数的有关概念:常量和变量、函数、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8.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典例精析

【例1】(2005兰州)函数y= 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且x≠2 B.x≠2 C.x>1且x≠2 D. 全体实数

【分析】本题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初看上去要考虑两个方面:根式与分式,但请注意根式是开三次方的,所以被开方式可取任何实数,即可取任何实数。因此只需关注分式,使其分母即可,即

【解答】A

【例2】(2005黑龙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3),而这一点在第三象限;也可以说因为点P(-2,3)在第二象限,而第二象限的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必在第三象限。

【解答】C

例3】(2005江苏省宿迁)已知点A(2,0)、点B(-,0)、点C(0,1),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

C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析】通过画图可知,这样的点共有3个,如图。由此可知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三象限。

【解答】C

【例4】(2006泰州)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弹簧称将铁块A悬于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匀速向上提起,直至铁块完全露出水面一定高度,则下图能反映弹簧称的读数y(单位N)与铁块被提起的高度x(单位cm)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分析】本题牵涉到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属于学科综合题。开始时铁块A悬于水中,提起一定高度铁块A仍浸没于水中,此阶段铁块A所受的浮力不变,所以弹簧称的读数也不变;当提出水面后,铁块A所受的浮力越来越小,则弹簧称的读数越来越大;当铁块A完全被提出水面后,它所受的浮力为零,则弹簧称的读数又不变。因此选C

【解答】C

【例5】(2005年杭州)在平面直角系内,已知点A(2,1),O为坐标原点。请你在坐标轴上确定点P,使得成为等腰三角形。在给出的坐标系中把所有这样的点P都找出来,画上实心点,并在旁边标上(有个就标到为止,不必写出画法)。

【分析】本题要分情况讨论。因为不知道已有线段OA在等腰三角形AOP中是腰还是底边,所以先要分两种情况:①OA为腰②OA为底边。当OA为腰时还要注意O为顶点或A为顶点。因此本题要分三种情况讨论:①OA为底边②OA为腰且O为顶点③OA为腰且A为顶点。本题还要提醒注意的是点P是在坐标轴上,即点P可在X轴上也可以在Y轴上。

【解答】如图:这样的点共有8个。

【例6】如图,(1)描述图甲变换为图乙的变换过程;

(2)设P 是图甲上的一点,求它在图乙上对应点的坐标。

【分析】A与它的对应点的坐标分别为(2,2)与(-2,-4),可见点A先作关于y轴的对称变换,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点。考察其他对应点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解答】(1)把图甲先作关于y轴的对称变换,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

(2)当将点P作关于y轴的对称变换得:,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所以图甲上的一点P在图乙上对应点的坐标

课内巩固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 -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2005四川泸洲)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3.(2005绵阳)点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                    B.(-)

C.(-,)                  D.(-,-)

4.(2005兰州)一束光线从点A(3,3)出发,经过y轴上点C反射后经过点B

(1,0)则光线从A点到B点经过的路线长是(  )

A.4      B.5        C.6       D.7

5.如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下面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

6.(2006旅顺)如图,我们给中国象棋棋盘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根据象棋中“马”走“日”的规定,若“马”的位置在图中的点P

⑴写出下一步“马”可能到达的点的坐标      

                         

⑵顺次连接⑴中的所有点,得到的图形是      

图形(填“中心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

⑶指出⑴中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的点       

7.(2006十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按下列要求分别作出变换后的图形(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个单位):

(1)向右平移个单位;(2)关于轴对称;(3)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8.(2006泸州)如图,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小兵从A地出发,沿北偏东45°方向行进了千米到达B地,然后再沿北偏西45°方向行进了5千米到达目的地点C。

(1) 求A、C两地之间的距离;

(2) 试确定目的地C在点A的什么方向?

课外拓展

A

1. 函数y =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2006河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x-2,x)在第二象限,则x的取值范围为(   )

A.0<x<2    B.x<2  C.x>0       D.x>2

3.(2004安徽)“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导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时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D  )


A         B       C         D

4.(2005南通)某学习小组在讨论 “变化的鱼”时,知道大鱼与小鱼是位似图形,如图。


则小鱼上的点(ab)对应大鱼上的点的坐标为(   )

A

A.(-2a,-2b)     B.(-a,-2b

C.(-2b,-2a)      D.(-2a,-b

5.(2005南充)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的是(  ).
(A)   (B)
(C)   (D)

6.(2005江西省)如图是某人骑自行车的行驶路程(千米)与行驶时间(时)的函数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0时到3时,行驶了30千米    B、从1时到2时匀速前进

C、从1时到2时在原地不动       D、从0时到1时与从2时到3时的行驶速度相同

7.已知两点A

⑴若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    

⑵若A、B两点关于轴对称,则    

⑶若线段AB轴,则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0厘米,将底边长表示成腰长的函数关系式是       ,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9.(2006成都)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就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

(1)    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画出△的图形并写出点的坐标;

(2)    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画出△的图形并写出点的坐标;

(3)    把△ABC以点A为位似中心放大,使放大前后对应边长的比为1:2,画出△

B

10.(2005厦门)已知函数y=-2 ,则x的取值范围是       . 若x是整数,则此函数的最小值是       .

11.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以后得到的。左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   

12.(2005青岛) 如图,如果所在位置的坐标为(-1,-2),所在位置的坐标为(2,-2),那么,所在位置的坐标为___(-3,1)_____。

13.(2006天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ρOP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为α,则用[ρα]表示点P的极坐标。显然,点P的坐标和它的极坐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如点P的坐标(11)的极坐标为P[45°],则极坐标Q[120°]的坐标为(   )。

A、(-3)   B、(-3)   C、(3)   D、(3)

14.(2006内江)已知点P(x-1,x+3),那么点P不可能在第    象限.

15.(2005常州)某水电站的蓄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每个进水口进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出水口出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某天0点到6点,进行机组试运行,试机时至少打开一个水口,且该水池的蓄水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给出以下3个判断:①0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②3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③4点到6点不进水不出水. 则上述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16.(2005年潍坊)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沿对折,使点落在点处,已知,,则点的坐标是( A     ).

    A.()   B.(,3)

    C.()   D.(

17.(2005年南通)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0,0),B(-8,6),O为坐标原点,△OAB沿AB翻折得到△PAB.将四边形OAPB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mm>0)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O1A1P1B1.设四边形O1A1P1B1与四边形OAPB重叠部分图形的周长为l

(1)求A1P1两点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

(2)求周长l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


反思纠错

1.已知点P到的距离分别为2和3,则点P的坐标为            .

解:点P的坐标为(2,3),(2,-3),(-2,-3)或(-2,3)。

上述答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一个菱形的较短的对角线的长为2,有一个内角是120°,取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求四个顶点的坐标。

解:如图,由已知可得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而在中,,所以

因此菱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上述解答是否正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