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
命题人:陈世文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2张共4页,有三大题,24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试 卷 Ⅰ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方程的根是( ▲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A)正方形 (B)矩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
3.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成反比例,如图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与电阻R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为( ▲ )
(A)
(B)
(C) (D)
4.把方程配方得( ▲ )
(A) (B)
(C)
(D)
5. 如图,□ABCD的周长为
,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于E,则△DCE的周长为( ▲ )
(A)4 (B)6
(C)8 (D)10
6.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
| 3.23 | 3.24 | 3.25 | 3.26 |
| -0.06 | -0.02 | 0.03 | 0.09 |
判断方程
的一个解
的范围是( ▲ )
(A)
(B)
(C)
(D)
7.如右图∠AOP=∠BOP=15º,PC∥OA,PD⊥OA,若PC=4,
则PD等于( ▲ )
(A)4 (B)3 (C)2 (D)1
8.下列函数中,当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
(A) (B)
(C)
(D)
9.如图,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
象相交于A,C两点,过点A作轴的垂线交
轴于点B,连接B,
C,若△ABC的面积记为S,则( ▲ )
(A)S=1 (B)S=2
|

10.△ABC的周长为16,连接△ABC三边的中点构成第一个三角形,再连接这个新三角形的各边中点构成第二个三角形,依次类推,则第2006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
(A) (B)
(C)
(D)
![]() |
试 卷 Ⅱ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根为1,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 ▲ 。(只需写出一个方程)
12.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坛,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坛内走出了一条“路”. 他们仅
仅少走了 ▲ m,却踩伤了花草。
13.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小明从A、B两点分别测得∠BAC=90°,∠ABC=30°,又量得BC=160 m,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m。(结果保留根号)。
|
14.已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
上,则
的大小关系是 ▲
。
15.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的一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16.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长AD=9cm,宽AB=3cm,将这张纸片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那么折叠后DE
的长为 ▲ cm,折痕EF的长为 ▲ cm。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题6分,18~20题每题8分,21~23题每题12分,第24题14分,共80分)
友情提示:做解答题,别忘了写出必要的过程噢!
17.解方程:
18.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CD上的点,
且AE=CF,求证:DE=BF。
19.我市统计局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出,2001~2004全社会用电量的折线统计图如图
(1)填表:2001~2004全市社会用电量统计表
年 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社会用电量(单位:亿千瓦时) |
(2)根据我市2002年至2004年用电量统计数据,求这两年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0.我们在探索平面图形的性质时,往往通过剪拼的方式帮助我们寻找解题思路.
例如,在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就采用了如图的剪拼方式,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使问题得以解决.
(1)请你将图1的平行四边形剪拼为矩形;
(2)请你将图2的梯形剪拼为三角形.
要求:作出裁剪线,保留痕迹,不写作法,画图工具不限.
21.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
22.如图,等腰
中,
,
是底边上的高,
.
(1)与
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过点作
,垂足为
;
,
垂足为;
,垂足为
;
,垂足为
;…;
,垂足为
;
,垂足为
(
为非零自然数).若
,请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下表中线段的长度(请将结果直接填入表中);
线段 | | | | … | |
长度 | | … |
23.(本题12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AN是△ABC外角
CAM的平分线,CE
AN,垂足为E,连接DE交AC于F
(1)求证:四边形ADCE为 矩形 (2)求证:DF∥AB,DF=AB
(3)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CE是一个正方形?简述你的理由。
![]() | ![]() | ||
24.本题14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坐标分别为(—2,4)、(4,—2)。
(1)求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结合图象写出时,x的取值范围;
(3)求△AOB的面积;
(4)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点A﹑B﹑O﹑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求出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