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中考数学最新题型精选(三)

2014-5-11 0:17:18下载本试卷

中考数学最新题型精选(三)

1、如图1所示,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CB=,AC=8,BC=6。沿斜边AB的中线CD把这张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沿直线方向平移(点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当点与点B重合时,停止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交于点E,分别交于点F、P。

⑴当平移到如图3所示位置时,猜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⑵设平移距离为x,重复部分面积为y,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⑶对于⑵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x,使得重复部分面积等于原△ABC纸片面积的?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现有一张长和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将它折两次(第一次 

  折后也可打开铺平再者第二次),使得折痕将纸片分为面积相等

且不重叠的四个部分(称为一次操作),如图甲(虚线表示折痕).    

除图甲外,请你再给出三种不同的操作,分别将折痕画在图①至

图③中(规定: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和另一个操作得到的

四个图形,如果能够“配对”得到四组全等的图形,那么就认为是    (乙)

相同的操作,如图乙和图甲示相同的操作).

3、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A,B,C,D,其正面分别划有四个不同的稽核图形(如图).小华将这4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摸出一张.

(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两次模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纸牌可用A、 B、C、D表示);

(2)求摸出两张牌面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的纸牌的概率.


4、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D在x轴上,点A在原点,AB=3,AD=5.若矩形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正方向作匀速运动.同时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A-B-C-D的路线作匀速运动.当P点运动到D点时停止运动,矩形ABCD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

(2)设P点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t=5时,求出点P的坐标;

②若⊿OAP的面积为s,试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为,B(5,0),M为等腰梯形OBCD底边OB上一点,OD=BC=2,∠DMC=∠DOB=60°.

(1)求直线CB的解析式;

(2)求点M的坐标;

(3)∠DMC绕点M顺时针旋转α(30°<α<60°)后,得到∠D1MC1(点D1,C1依次与点D,C对应),射线MD1交直线DC于点E,射线MC1交直线CB于点F,设DE=m,BF=n .求m与 n的函数关系式.

6、半径为2.5的⊙O中,直径AB的不同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 :CA=4 : 3,点P在弧AB上运动,过点C作CP的垂线,与PB的延长线交于点O.

(l)当点P与点C关于AB对称时,求CQ的长;

(2)当点P运动到弧AB的中点时,求CQ的长;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CQ取到最大值?求此时CQ的长.

 

参考答案

1、(1).(1分)

因为,所以.

又因为,CD是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即

所以,,所以(2分)

所以,.同理:.

又因为,所以.所以(3分)

(2)因为在中,,所以由勾股定理,得

又因为,所以.所以

中,的距离就是边上的高,为.

边上的高为,由探究,得,所以.

所以.(5分)

又因为,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8分)

(1) 存在.当时,即

整理,得解得,.

即当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面积的.(10分)

2、距离如下:


3、

第一次摸的牌

第二次摸的牌

(列表略)

(2)

4、(1)P点从A点运动到D点所需的时间=(3+5+3)÷1=11(秒)---- (3分)

(2)①当t=5时,P点从A点运动到BC上,

此时OA=10,AB+BP=5,∴BP=2          (4分)

过点P作PE⊥AD于点E,则PE=AB=3,AE=BP=2  (5分)

∴OD=OA+AE=10+2=12---- (6分)

∴点P的坐标为(12,3).          (7分)

②分三种情况:

i.当0<t≤3时,点P在AB上运动,此时OA=2t,AP=t

∴s=×2t×t=t               (8分)

ii.当3<t≤8时,点P在AB上运动,此时OA=2t

∴s=×2t×3=3t               (10分)

iii.当8<t<11时,点P在CD上运动,此时OA=2t,AB+BC+CP= t

∴DP=(AB+BC+CD)-( AB+BC+CP)=11- t

∴s=×2t×(11- t)=-t+11t         (12分)

综上所述,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当0<t≤3时,s=t

当3<t≤8时,s=3t;

当8<t<11时,s=-t+11t            (13分)

5、(1)BC解析式:y= 

(2) 略证 △ODM∽△BMC,  

设OM=x,2×2=x(5-x),x=1或4,M (1,0)或(4,0)   

(3)当M (1,0)时,△DME∽△CMF,

CF=2+n,DE=m,∴2+n=2m ,即m=1+   

当M(4 ,0) 时  

∴m=2(2-n),即m=4-2n  

                  

                     

               

6、(本题满分12分)

  解:( l)当点P与点C关于AB对称时,CP⊥AB,设垂足为D.

   ∵AB为⊙O的直径,∴∠ACB=900.

   ∴AB=5,AC:CA=4:3,

   ∴BC=4, AC=3.

   又∵AC·BC=AB·CD

…………………………2分

   在Rt△ACB和Rt△PCQ中,∠ACB=∠PCQ=900, ∠CAB=∠CPQ,

   Rt△ACB∽Rt△PCQ

   ∴……4分

(2)当点P运动到弧AB的中点时,过点B作BE⊥PC于点E(如图).

∵P是弧AB的中点,

  ∴…6分

  又∠CPB=∠CAB

  ∴∠CPB= tan∠CAB=

 ∴而从……8分

 由(l)得,………………………………………9分

(3)点P在弧AB上运动时,恒有

故PC最大时,CQ取到最大值.………………………………………11分

当PC过圆心O,即PC取最大值5时,CQ 最大值为……………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