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勾股定理

2014-5-11 0:17:24下载本试卷

勾股定理

【同步达纲练习】

一、判断(4分×6=24分)

(  )1.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6,8,则斜边上的高为2.4.

(  )2.直角三角形两边为1,2则另一边为.

(  )3.两直角边的比为1∶的直角三角形三内角比为1∶2∶3.

(  )4.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与直角边的比为∶1.

(  )5.面积为12,底边为6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5.

(   )6.高为h的等边三角形面积为h2.

二、选择(5分×6=30分)

1.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  )

A.12       B.16       C.20       D.24

2.△ABC中,∠C=90°, ∠A=30°,M为AB中点,MD⊥AB交AC于D.若DM=7,则BC长为(  )

A.7        B.14      C.7      D.14

3.直角三角形锐角平分线分对边为15和25两部分,则斜边长为(  )

A.50       B.60       C.70       D.80

4.三角形内角比为1∶2∶3,,则三边长度比为(  )

A.1∶2∶3    B. 1∶∶2   C.1∶ D.1∶∶3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分斜边为1∶2两部分,则三条高的比为(  )

A.1∶∶2    B. C.1∶ D.∶2

6.顶角为150°的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腰的比为(  )

A.1∶2       B.1∶     C.∶2    D.1∶3

三、填空(5分×6=30分)

1.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时,可分别以2a和    为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斜边即为所求.

2.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1,则斜边长为   .

3.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则面积为   .

4.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AB=13,AC=12,则CD=    .

5.周长为30,面积也为30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长为    .

6.两直角边之和为14,斜边长为12的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    .

四、解答题(8分×2=16分)

1.计算:Rt△ABC中,∠C=Rt∠,CD⊥AB于D,M为AB中点,MD=CD,求∠B.

2.△ABC中,D为BC上一点,且AB=AD,求证AC2-AB2=BC·DC.

【素质优化训练】

1.若a,b,c,为Rt△ABC三边的长,c为斜边长,斜边上的高为h.求证c+h>a+b.

2.△ABC中,AB=18,BC=17,AC=18,P为形内一点,PD⊥BC于D.PE⊥AC于E.PF⊥AB于F,且BD+CE+AE=27,求BD+BF的值.

【生活实际运用】

(如图3.16-8)某校A与直线公路距离为3000米,又与该公路上某车站D的距离为5000米,现要在公路边建一个小商店C,使之与学校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那么,该店与车站D的距离是多少米?

图3.16-8

【知识探究学习】

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若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可由勾股定理列出含待求线段的等式即含待求线段的方程,设法解这个方程.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 × √ × √ ×

二、D C A  B B  A

三、1.3a 2. 3. 4. 5. 6.

四、1.∵CD⊥AB CD=MD ∴∠CMB=45° 又CM=MB ∴∠B=67.5°

2.作AE⊥BD于E,∵AB=AD ∴ED=EB.

∴AC2-AB2=(EC2+AE2)-(EB2+AE2)=(EC+EB)(EC-ED)=BC·DC

【素质优化训练】

1.∵a2+b2=c2 ab=ch

∴(a+b)2=a2+b2+2ab=c2+2ch<(c+h)2

∴c+h>a+b.

2.设BD=x CE=y AF=z,PD=a PE=b PF=c 则CD=17-x AE=18-y BF=19-z

∴x2+a2=(19-z)2+c2① y2+b2=(17-x)2+a2② z2+c2=(18-y)2+b2③ ①+②+③整理得:

17x+18y+19z=18×27+1

又x+y+z=27 ∴18x+18y+18z=18×27 ∴z-x=1.BD+BF=x+19-z=19-(z-x)=19-1=18.

【生活实际运用】

31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