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数学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数中,在-2到0之间的数是( ).
(A) -1 (B) 1 (C) -3 (D) 3
2.计算x 6÷x 3的结果是( ).
(A) x 9 (B) x 3 (C) x 2 (D) 2
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1光年大约是9 500 000 000 000km,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950×1010 km (B) 95×1011 km (C) 9.5×1012 km (D) 0.95×1013 km
4.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 1 (B) 0 (C) -1 (D) -3
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6.方程x2 -4x+4=0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7. 不等式x-2<0的正整数解是( ).
(A)1 (B)0,1 (C)1,2 (D)0,1,2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抛物线y=(x-2)2的顶点坐标是( ).
(A)(2,0) (B)(-2,0) (C)(0,2) (D)(0,-2)
10. 如果∠α=20°,那么∠α的补角等于( ).
(A) 20° (B) 70° (C) 110° (D) 160°
11.在比例尺是1∶8000的南京市城区地图上,太平南路的长度约为25 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
(A) 320 cm (B) 320 m (C) 2000 cm (D) 2000 m
12.用两个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
(A) 等腰梯形 (B) 正方形 (C) 矩形 (D) 菱形
13.在△ABC中,∠C=90°,如果AB=2,BC=1,那么sinA的值是( ).
(A)
(B)
(C)
(D)
14.如图,A、B是⊙O上的两点,AC是⊙O的切线,∠B=70°,则∠BAC等于( ).
(A) 70°
(B) 35°
(C) 20°
(D) 10°
15.如图,边长为12 m的正方形池塘的周围是草地,池塘边A、B、C、D处各有一棵树,且AB=BC=CD=3 m.现用长4 m的绳子将一头羊栓在其中的一棵数上,为了使羊在草地上活动区域的面积最大,应将绳子栓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 |
![]()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计算:= .
17.分解因式:3x2-3= .
18.写出一个无理数,使它与的积是有理数: .
19.如图,割线PAB与⊙O交于点A、B,割线PCD与⊙O交于点C、D,PA=PC,PB=3cm,则PD= cm.
20. 如图,矩形ABCD与⊙O交于点A、B、F、E,DE=1 cm,EF=3cm,则AB= cm.
![]() |
三、(每小题5分,共25分)
21.计算:.
22.解不等式组
23.已知方程x+kx-6=0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根及k的值.
24.已知:如图,E、F是ABCD的对角线上的两点,AE=CF.
求证:(1) △ABE≌△CDF;
(2) BE∥DF是平行四边形.
25.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月用水量(吨) | 10 | 13 | 14 | 17 | 18 |
户数 | 2 | 2 | 3 | 2 | 1 |
(1) 计算这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
(2) 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
四、(每小题6分,共12分)
26.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p(Pa)是它的受力面积S(m2)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 求p与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 求当S=0.5 m2时物体承受的压强p.
27.(1)如果二次函数y=x2-2 x+c的图象经过点(1,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
(2)图象的对称轴是y轴的二次函数有无数个.试写出两个不同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使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y轴.
五、(每小题6分,共12分)
28.如图,天空中有一个静止的广告气球C,从地面A点测得C点的仰角为45°,从地面B点测得C点的仰角为60°.已知AB=20 m,点C和直线AB在同一铅垂平面上,求气球离地面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29.某地举办乒乓球比赛的费用y(元)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租用比赛场地等固定不变的费用b,另一部分与参加比赛的人数x(人)成正比例. 当x=20时,y=1600,当x=30时,y=2000.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有5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且全部费用由运动员分摊,那么每名运动员需要支付多少元?
六、(本题7分)
30. 如果两个三角形不仅是相似三角形,而且每对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位似三角形,它们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利用三角形的位似可以将一个三角形缩小或放大.
(1)选择:如图1,点O是等边三角形PQR的中心,P′、Q′、R′分别是OP、OQ、OR的中点,则△P′Q′R′与△PQR是位似三角形.此时,△P′Q′R′与△PQR的位似比、位似中心分别为( ).
A.2、点P B.、点P
C.2、点O D.
、点O
图1 图2
(2) 如图2,用下面的方法可以画△AOB的内接等边三角形.阅读后证明相应问题.
画法:①在△AOB内画等边三角形CDE,使点C在OA上,点D在OB上;
②连结OE并延长,交AB于点E′,过点E′作E′C′∥EC,交OA于点C′,
作E′D′∥ED,交OB于点D′;
③连结C′D′.则△C′D′E′是△AOB的内接三角形.
求证:△C′D′E′是等边三角形.
七、(本题7分)
31.某商店以2400元购进某种盒装茶叶,第一个月每盒按进价增加20%作为售价,售出50盒,第二个月每盒以低于进价5元作为售价,售完余下的茶叶.在整个买卖过程中盈利350元,求每盒茶叶的进价.
八、(本题9分)
32.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20 cm,BC=4 cm,点P从A开始沿折线A—B—C—D以4 cm / 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 cm / 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 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为矩形?
(2) 如图2,如果⊙P和⊙Q的半径都是2 cm,那么t为何值时,⊙P和⊙Q外切?
![]() | |||
![]() | |||
图1 图2
九、(本题8分)
33.如图,AB⊥BC,DC⊥BC,垂足分别为B、C.
(1)当AB=4,DC=1,BC=4时,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P,使AP⊥PD?如果存在求线段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设AB=a,DC=b,AD=c,那么当a、b、c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在直线BC上存在点P,使AP⊥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