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1)

2014-5-11 0:17:26下载本试卷

初三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6分)

1,若点A(x, 2)与点B(2.5, y)关于y轴对称,则x=   ,y=    .

2,点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3,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4,若 ,则。                 A    D

5,若,则a、b的比例中项是      。   E     F

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BC,分别交AB、

CD于 E、F。若AD=2,BC=4,AE:EB=2:3,则EF=   。   B       C

7,已知y与2x-3成正比例,且时,,          A    E     D

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

8,已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   F

9,y与x成反比例, x与z成正比例,则y与z成      .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BE交AC于F,

则△BCF与四边形CDEF的面积之比为      。      B         C

11,如图,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且BD=3CD,      A

E是AD的中点,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              F

则FE∶EB=       。                    E

12,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且∠AOX=120°,      B      D   C

,则A,B,C的坐标           Y

分别为                    。     A     B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                  C

1,点,则点P在(   )象限。

A,一,B,二,C,三,D,四.              O         X

2,点,则点P在(   )上。

A,x轴, B, y轴, C, 原点,D,坐标轴

3,如果是反比例函数,则

A,0;B,-1;C,1;D,-2

4若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图象均在一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5,已知,下面给出5个等式:

,⑵,⑷,⑸。其中一定成立的有(    )个

A,1,B,2,C,3,D,4.

6,如图,△ABC中,点D在AB上,E在AC上,且∠1=∠2=∠3。    A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对。              D     E

A,2,B,3,C,4,D,5.

7,已知则k=(     )   B             C

。             A

8,如图,C、E分别为BD、AC的中点,DE的     F

延长线交AB于点F,则          E

。       B     C     D

9,如图,E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B的中点,    D            C

,EF与AC交于G,则  F  G

。        A     E      B

                            A

10,如图,点D、E、F、G都在△ABC的边上,     D

DF∥AC,EG∥BC,DF、EG相交于点O,且

OD∶OE∶OF∶OG=4∶3∶2∶1,那么

△DEO与△ABC的周长的比等于(    )     E      O G

                        B        F  C

三、解答题

1,已知,且与x+2成正比例,与x2成反比例,当x的值分别取2和3的时候,y对应的值分别为5和-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某地上年度电价为0.8元,年用电量为1亿度,本年度计划将电价调至0.55~0.75元之间,经测试,若电价调至x元,则本年度新增用电量y(亿元)与(x-0.4)(元)成反比例,又当x=0.65时,y=0.8。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每度电成本价为0.3元,则电价调至多少元时,本年度电力部门的收益将比上年度增加20%。(收益=用电量×(实际电价-成本价))。

四、证明题                   A

1,如图△ABC中,M是AC中点,E为AB上一点,E

且AE=AB,连EM且延长交BC于D。          M

求证:BC=2CD。

                     B         C    D

2,如图,在△ABC中,DE垂直平分BC,分别交BC、AC于D、E,AD与BE交于F,AB=AD。                       A

求证:(1)△BDF∽△CBA;(2)AF=DF。

                              E

                             F

                        B      D    C

3,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   E

M为CD上任一点,DH⊥MB分别交AC的延长线和

BM于E、H。                   C

求证:(1)△AED∽△CBM;            

(2)AE●CM=AC●CD。

                         M H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