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数学考试

2014-5-11 0:17:26下载本试卷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数学考试

   

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共3页,32道题.

      2.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可以使用CZ1206型函数计算器,若试题计算结果没有要求取近似值,则计算结果取精确值(或保留根号)。

      3.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4.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位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一、 填空题(第1—6题每格1分,第7—9题每格2分,共18分)

1、-8的立方根是              =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则            。          

3、             如图,梯形ABCD中,AD∥BC,G、F、E、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 点,梯形ABCD的边满足条件       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4、             如图,PA切⊙O于点A,割线PBC交⊙O于点B、C,若PA=6,PB=4,AB的

       度数为60°,则BC=      ,∠PCA=      度,∠PAB=      度。

   

如图,直线AE∥BD,点C在BD上,若AE=5,BD=8,△ABD的面积为16,

5、 则△ACE的面积为        

 

6、三峡一期工程结束后的当年发电量为55亿千瓦时,某市10万户居民平均每户年用电量2750千瓦时,则三峡工程该年所发电能可供该市居民使用        年。

7、请写出一个根为,另一根满足的一元二次方程          

8、用计算机探求:满足不等式的最小正整数       

9、  光线以图所示的角度α照射到平面镜Ⅰ上,然后在平面镜Ⅰ、Ⅱ之

    间来回反射,已知∠α=60°,∠β=50°,∠γ=       度。

二、 选择题                                   

(下列各题都给出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

【 】内,每题2分,共18分)

10、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同号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两根异号 (D)没有实数根

1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12、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如图所示, 

的值为                             【   】

                                     

(A)2       (B)1       (C)0       (D)-1

13、式子中,有意义的式子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5,圆心距为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外切      (B)内切      (C)相交   (D)内含

15、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该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                【   】

(A)      (B)3        (C)      (D)1

16、               某人骑车外出,所行的路程S(千米)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

关系如图所示,现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第3小时中的速度比第1小时中的速度快;

 ②第3小时中的速度比第1小时中的速度慢;

 ③第3小时后已停止前进;

 ④第3小时后保持匀速前进。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7、     如图:矩形花园ABCD中,,花园中建有一条

矩形道路LMPQ 及一 条平行四边形道路RSTK。若

则花园中 可绿化部分的面积为            【   】

(A)  (B)

(C)  (D)

18、已知圆柱的侧面积是,若圆柱底面半径为,高为,则关于的函数

图象大致是                                    【   】

        

三、(每题4分,共16分)

19、不用计算器求值:            20、计算:

21、解不等式组:             22、解方程组:

四、(第23题4分,第24题6分,共10分)

23、为了解各年龄段观众对某电视剧的收视率,某校初三(1)班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部分观众的收视情况并分成A、B、C、D、E、F六组进行整理,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回答:

(1) E组的频率为      ;若E组的频数为12 ,则   被调查的观众数为    人;

(2)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

(3)若某村观众的人数为1200人,估计该村50岁以上的观众有        人。

2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0)、(-1,6)。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画出它的图象;

(3)写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五、(每题6分,共12分)

2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连接AC,过点C作直线

 CD⊥AB于点D,E是AB上一点,直线CE与⊙O交于点F,连结AF,与

直线CD交于点G。

求证:(1)∠ACD=∠F; (2)AC2=AG·AF。

2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BC,GH∥AB,EF、GH的交点P在BD上

图中有         对四边形面积相等;

他们是                  

                     

                      

六、(每题6分,共12分)

27、如图,已知点A(2,3)和直线

(1)读句画图:画出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B,点A关于原点(0,0)的对称点C;

(2)写出点B、C的坐标        

(3)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8、甲、乙两班学生到集市上购买苹果,,苹果的价格如下:

购苹果数

不超过30千克

30千克以上但不超过50千克

50千克以上

每千克价格

3元

2.5元

2元

甲班分两次共购买苹果70千克(第二次多于第一次),共付出189元,而乙班则一次购买苹果70千克。

(1)乙班比甲班少付多少元?

(2)甲班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苹果多少千克?

七、(每题8分,共16分)

当你进入博物馆的展览厅时,你知道站在何处观赏最理想?

如图,设墙壁上的展品最高处点P距离地面a米,最低处点Q距离地面b米,观赏者的眼睛点E距离地面m米,当过P、Q、E三点的圆与过点E的水平线相切于点E时,视角∠PEQ最大,站在此处观赏最理想。

(1)设点E到墙壁的距离为x米,求a、b、m、x的关系式;

(2)当a=2.5,b=2,m=1.6,求:

(ⅰ)点E和墙壁距离x;

(ⅱ)最大视角∠PEQ的度数(精确到1度)。

30、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cm,将线段AC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至AP1,形成扇形D1;将线段BP1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至BP2,形成扇形D2;将线段CP2绕点C顺时针旋转120°至CP3,形成扇形D3;将线段AP3绕点A顺时针旋转120°至AP4,形成扇形D4……。设为扇形Dn的弧长(n=1,2,3……),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要求填表:

n

1

2

3

4

(2)根据上表所反映的规律,试估计n至少为何值时,扇形Dn的弧长能绕地球赤道一周?(设地球赤道半径为6400km)。

八、(第31题8分,第32题10分,共18分)

31、如图,直线OC、BC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动点P(x,0)在OB上移动(0<x<3),过点P作直线与x轴垂直。

(1)求点C的坐标;

(2)设△OBC中位于直线左侧部分的面积为s,写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2)中函数的图象;

(4)当x为何值时,直线平分△OBC的面积?

32、设一次函数的图象为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

(1)求tan∠BAO的值;

(2)直线m过点(-3,0),若直线、m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和直线、m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求直线m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