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冲刺二
一. 考点: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会解整式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能灵活应用方程、不等式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与记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
4.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
5.会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或者根的判别式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值或范围。
6.会解分式方程。
二. 难点提示: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
方程没有实数根。
2.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则x1+x2=-,x1·x2=
。
反过来,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x1)(x-x2)=0,展开代入两根和与两根积,仍得到方程
ax2+bx+c=0(a≠0)。
特殊的: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x2+px+q=0的两根为x1,x2时,那么x1+x2=-p,x1· x2=q。反之,以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x1)(x-x2)=0,展开代入两根和与两根积,仍得到方程:x2+px+q=0。
3.解分式方程的数学思想是转化为整式方程,方法为去分母法和换元法。
三. 注意事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中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用式子表示:如果a>b,且c<0,那么ac<bc(或<
),所以在解不等式时,注意”系数化为1”这一步。
2.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用数轴表示:它的优点是数形结合、直观形象,尤其是在解较复杂的不等式或解不等式组时,易于找到正确的答案。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当解集包括端点时,在端点处画实心圆圈,否则,画空心圆圈。
3.根的判别式应用极为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解方程,判断根的情况,步骤是:①化方程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②计算b2-4ac,并确定它的符号;③用定理判断根的情况。
(2)给出根的情况,求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解题步骤是:①化方程为一般形式,确定a,b,c的值;②求判别式,它是含有字母系数的代数式;③根据题目所要满足的条件列出方程或不等式;④解方程或不等式,确定字母取值范围。
注意:当二次项系数也含有字母时,要根据题设条件判断二次项系数是否可以等于0,这一点往往容易忽视,造成错误,应特别小心。
4.把二次三项式ax2+bx+c分解因式时,先求出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x1,x2,再将二次三项式改写成ax2+bx+c=a(x-x1)(x-x2);注意不要丢掉系数a;用求根公式法分解ax2+bxy+cy2时,应将题中两个字母中的一个看作是另一个字母的系数。
5.△=b2-4ac也可用来判定二次三项式ax2+bx+c(a≠0)是否可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①当△>0时,ax2+bx+c在实数范围内可分解固式。②当△=0时,ax2+bx+c=a(x–x1)2。③当△<0时,ax2+bx+c(a≠0)在实数范围内不可分解因式。
四. 中考真题解析:
1.(2002 北京东城区)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为( )
A、–1 B、0 C、1 D、4
考点: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评析:解不等式(2)得x≤4,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4,在此不等式中最小整数为0,所以选B。
2.(2002 北京西城区)关于x的方程x2–kx+k–2=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不能确定
考点:根的判别
评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而言,当判别式△>0时有二不等实根,当△<0时无实数根,当△=0时有二等实根,所以判定根的情况关键是求△。该题中
△=k2–4(k–2)=k2–4k+8=(k–2)2+4,无论k取任何数,△总是大于0的。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应选A。
3.(北京东城区)若2x2-5x+-5=0,则2x2-5x-1的值为_______;
考点: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评析:换元法是一种解分式方程的重要方法。根据该题的特征,可设2x2-5x-1=y
,方程变为y+-4=0。去分母化成整数方程为:y2-2y=0,解之得y=0或y=2,经检验,y=0或y=2都符合题意。因此2x2-5x-1的值为0或2。
4. (北京海淀区)用配方法将二次三项式a2–4a+5变形,结果是( )
A、(a–2)2+1 B、(a+2)2+1 C、(a+2)2-1 D、(a–2)2-1
考点:配方法的运用
评析:配方法一般用于解一元二次方程。但有时也可以运用它将二次三项式变形,该题就是此种问题。具体过程为a2–4a+5=a2–4a+4+1=(a–2)2+1所以正确选项为A。
说明:①该题也可以将各选项展开合并,然后与a2-4a+5比较。从而确定出正确选项。
②注意:当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在配方的第一步:把二项式系数化1时,不要与方程的二项式系数化1相混淆。在方程变形中,是两边除以二项式系数,在二次三项式变形中,是提取二次项系数。
5.(河北省)在一次“人与自然”知识竞赛中,竞赛试题共有25道题,每道题都给出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要求学生把正确答案选出来,每道题选对得4分,不选或选错倒扣2分。如果一个学生在本次竞赛中的得分不低于60分,那么,他至少选对了________________道题。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评析:可设选对了x道,那么选错或不选的共有(25–x)道题。根据题意,可以列不等式为4x–2(25–x)≥60,解不等式得x≥18,取解集中的最小整数为19。
说明:列不等式解的应用题:一般所求问题有至少、或最多、或不低于等词的要求,要正确理解这几个词的含义。
6.(河南省)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b、c,∠B=90°,那么关于x的方程a(x2-1)-2cx+b(x2+1)=0的根的情况为(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 D、无法确定
考点:勾股定理、根的判别式
评析:该题是一道几何代数综合型试题,因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90°,根据勾股定理则有b2=a2+c2,将方程a(x2-1)-2cx+b(x2+1)=0化为一般形式为
(a+b)x2-2cx+(b-a)=0。那么△=(-2c)2-4(a+b)·(b-a)=4c2-4b2+4a2=4[(a2+c2)-b2],又b2=a2+c2,所以△=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故选A。
7.(北京东城区)商场出售的A型冰箱每台售价2190元,每日耗电量为1度,而B型节能冰箱每台售价虽比A型冰箱高出10%,但每日耗电量却为0.55度。现将A型冰箱打折出售(打一折后的售价为原价的),问商场至少打几折,消费者购买才合算(按使用期为10年,每年365天,每度电0.40元计算)?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评析: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首先要弄清题意设出适当的未知数。消费者要买A型冰箱,10年的花费用比B型少才行,设打x折,那么A型10年的费用为2190×+365×10×1×0.40,B型10年的费用为2190×(1+10%)+365×10×0.55×0.40,根据题意得不等式2190×
+365×10×1×0.40≤2190×(1+10%)+365×10×0.55×0.40,解得x
8,所以至少打八折,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商场将A型冰箱打x折出售,消费者购买才合算
依题意,有
2190×+365×10×1×0.4≤2190×(1+10%)+365×10×0.55×0.4
即 219x+1460≤2409+803
解这个不等式,得 x≤8
答:商场应将A型冰箱至少打八折出售,消费者购买才合算。
五. 实战练习:
1.(2002 北京海淀区)若a–b<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a>b B、ab>0 C、 D、–a>–b
2.(2002 北京东城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为( )
A、1 B、-1 C、1或-1 D、
3.(2002 北京西城区)如果关于x的方程2x2–7x+m=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那么m的值为( )
A、 B、-
C、2 D、-2
二、解答题:
1.(2002 北京西城区)解不等式组
2.(2002 北京崇文区)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3.( 荆门市)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x+2k=0
(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a=1,另两边恰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
4.(北京西城区)解方程:-2=
5.(北京东城区)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1=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4,求实数k的值。
6.(2002 北京海淀区)已知:关于x的方程(n–1)x2+mx+1=0 ①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⑴求证:关于y的方程m2y2–2my–m2–2n2+3=0 ②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若方程①的一根的相反数恰好是方程②的一个根,求代数式m2n+12n的值。
答案:
一、1.D 2.B 3.C
二、解答题
1、解:解不等式(1),得x<3
解不等式(2),得x+8>–3x, x>–2。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1),(2)的解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3
2、解:解3x+7<5(x+2),得x>
解,得x<2。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
在<x<2中的整数有–1、0、1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1、0、1。
3、解:①△=[-(k+2)]2-4×2k=k2-4k+4=(k-2)2≥0
∴无论k为为任何实数值,所给方程总有实数根。
②设等腰三角形另两边为b、c。
如果a=1是底边,则b=c,即所给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
∴△=(k—2)2=0,即k=2。
∴b+c=k+2=4。∴b=c=2。
又∵a=1,a、b、c可组成等腰三角形,其周长为5,如果a=1是等腰三角形的腰,则不妨设b=a=1,将b=1代入原方程,可求得k=1。
于是b·c=c=2k=2。但a=1,b=1,c=2,三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因此,这种情况不存在。
4. 解分式方程,出现在中考中几率很高,有时是单独求解分式方程,有时放在应用题目中,所以,应注意计算的方法以及准确率,并注意一定要检验。
解:原方程就是-2=
去分母,得1+x-2(1-x2)=3x-x2,
3x2-2x-1=0
解这个方程,得x1=-,
x2=1。
经检验 x=1是增根,x=-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为x=-
。
5、准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将代数式进行变形。
解:设方程x2-(k-1)x+k+1=0的两个实数根是x1,x2,那么x1+x2=k-1, x1·x2=k+1。
由x12+x22=4,
得(x1+x2)2-2x1x2=4。即(k-1)2-2(k+1)=4,k2-4k-5=0。
解这个方程,得k=5或k=-1。当k=5时,Δ=(5-1)2-4(5+1)<0,原方程无实数根,故x=5舍去,
当k=-1时,Δ=(-1-1)2-4(-1+1)>0,因此,k=-1为所求。
6、⑴证明:∵方程①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m2=4(n–1),且m≠0,则n–1>0。
由方程②,有
△2=4m2–4m2(–m2–2n2+3)
=4m2(1+m2+2n2–3)
=4m2(1+4n–4+2n2–3)
=4m2(2n2
+4n–6)
=8m2(n+3)(n–1)。
∵n–1>0且m≠0,
∴8m2>0,n+3>0。
∴8m2(n +3)(n–1)>0。
∴△2>0。
∴方程②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解:由m2=4(n–1)可得n–1=。
将n–1=代入方程①得
x2+mx+1=0。
解得x1=x2=。
∵方程①的一根的相反数是方程②的一个根,
由根的定义,得m2·()2–2m·
–m2–2n2+3=0。
整理,得–m2–2n2+3=0。
即–2n2–4(n–1)+3=0。
∴2n2+4n=7。
∴m2n+12n=n(m2+12)=n(4n–4+12)=4n2+8n=2(2n2+4n)=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