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中考诊断性考试数学试卷

2014-5-11 0:17:28下载本试卷

中考诊断性考试数学试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05年2月眉山市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洪雅瓦屋山的最低气温是-4℃,仁寿黑龙滩的最低气温是3℃,这一天瓦屋山的气温比黑龙滩的气温低 (  )

  (A)7℃   (B)-7℃  (C)4℃  (D)-1℃

2.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2.18×10所表示的原数为  (  )

  (A)0.00218  (B)0.0218  (C)2180  (D)218000

3.若分式的值等于零,则x的值为  (  )

  (A)-3    (B)3     (C)±3   (D)9

4.在菱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10㎝,BD=6㎝,那么sin的值等于  (  )

(A)0.86     (B)0.75     (C)0.60   (C)0.51

5.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在整理频率分布时,将所有的频率相加,其和等于 ( )

  (A)60    (B)6     (C)1   (D)0.1

6.如图,与阴影部分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  )

  (A)(1)、(2)  (B)(2)、(3)

(C)(1)、(3)  (C)(1)、(2)、(3)

7.如图,已知⊙O的弦心距OC等于AB的一半,那么劣弧AB的度数等于 (  )

 (A)45°     (B)60°    (C)90°   (D)120°

8.已知抛物线经过点(1,4),那么它的对称轴是 (  )

 (A)x=-4     (B)x=4       (C)x=-2    (D)x=2

9.已知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的值为 (  )

 (A)3      (B)2       (C)1     (D)-1

10.下列各图中的每个大正方形都是由四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的是 (  )

11.已知AB是⊙O的直径,P是AB延长线上一点,PC切⊙O于点C,若PC=3,PB=1,则⊙O的半径等于 (  )

 (A)      (B)4       (C)3    (D)

12.如果方程组只有一个实数解,那么m的值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分解因式

14.计算=   (结果中不含负整数指数)

15.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5:2,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为 

16.正方形的边长是3,若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y ,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7.数据45,44,41,45,43,43,44,42的边准差是   (结果精确到0.01)

18.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3,高为4,则圆锥的侧面面积等于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9.计算

20.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2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过D作DF⊥BC,垂足为F,FD的延长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E,点A为BE的中点.求证:FC=BF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x)

中位数

众位

方差(s

优秀率

甲组选手

1

0

1

5

2

1

8

8

8

1.6

80%

乙组选手

0

0

4

3

2

1

22.某校初三(1)班分甲、乙两组各选10名学生进行知识抢答赛,共有10道选择体,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各组选手答题结果统计如下:

请完成上表,再根据所学统计知识和表中统计量,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

23.如图,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DEF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P重合,另外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板ABC的边AB、AC上,交EF于O,不添加其他字母,写出图中的一队相似三角形(△ABC与△DEF除外),并加以证明

24.如图,⊙经过⊙的圆心,AB是⊙和⊙的公切线,点A、B为切线,连心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P,交⊙于点C和D.(1)求证:AD∥BE;(2)设⊙的半径为5,⊙的半径为2,求PA的长.

25.为了有效使用电力资源,某地电力公司从2004年1月起对居民试行“峰谷”用点记费,每天8:00至22:00用点每千瓦时0.56元(“峰电”价),22:00至次日8:00每千瓦时0.28元(“谷电”价),而目前不使用“峰谷”电的居民用电每千瓦时0.53元.

(1)一居民家庭在某月使用“峰谷”电后,付电费95.2元,经测算比不使用“峰谷”电节约10.8,问该家庭当月使用“峰电”和“谷电”多少千瓦时?

(2)当“峰电”用量不超过每月总用电量的百分之几时,使用“峰谷”电比不使用“峰谷”电合算(精确到1%)?

26.如图,在第四象限内的矩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一个顶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当点A从左向右移动时,矩形的周长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设线段OA的长为m,矩形的周长为L,面积为S.

  (1)分别写出L与m ,S与m的函数关系式;

  (2)能否求出当m取何值时,矩形的周长L最大?为什么?

  (3)矩形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如有最大值,请求出该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