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的倒数是 .
|



|

|
|


|
|
|
7.请你写出一个二次三项式: .
8.如图2,⊙Ο的两条弦AB、CD相交于点P,AP=2,PB=6,CP=3,那么PD= .
9.在比例尺是1: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福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为7.5 厘米,那么福州与上海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如果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那么
O(填上“<”或“>”或“=”).
11.观察下列各式:1×3=12+2×1,
2×4=22+2×2,
3×5=32+2×3,
… …
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自然数n(n≥1)表示出来: .
12.如图3,扇形AOB的圆心角为直角,正方形OCDE内接于扇形,点C、E、D分别在OA、OB、
上,过点A作AF⊥ED,交ED的延长线于F,垂足为F。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图3)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的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的代号写的题末的括号内。)
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14.不等式组 2x≥4 的解集是-----------------------------------( )
x+3>0
(A) x>-3 (B)x≥2 (C)-3<x≤2 (D) x<-3
15.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1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B)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D)如果两个圆相交,那么这两个圆有三条公切线
17.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x
18. 已知、
满足
且
以
、
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
(A)
(B)
(C)
(D)
19.据《人民日报》2003年6月11日报道,今年1~4月福州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50亿元,比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21.46%。请估计去年同期工业总产值在--------( )
A.380~400(亿元) B.400~420(亿元) C.420~440(亿元) D.440~460(亿元)
20.如图4,⊙Ο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为H,点 P是A C上一点(点P不与A、C两点重合)。连结PC、PD、PA、AD,点E在AP的延长线上,PD与AB交于点F。给出下列四个结论:(1)CH2=AH·BH;
(2)=
(3)AD2=DF·DP;
|
|

|



|
|
|
|
|


![]() |
三、(第21、22题各7分,第23题6分,24题8分,满分2 8分)
21.计算:
|
|
|
AB=CD,∠D=∠ECA,EC=FD。求证:AE=BF
![]() |
|
23.用若干根火柴棒可以摆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如:下图是用火柴棒摆出的一个图案,此图案表示的含义可以是:天平(或公正).
请你用5根或5根以上火柴棒摆成一个
轴对称图案,并说明你画出的图案的含义.
图案:
含义:
24.甲、乙两名学生进行射击练习,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将射击结果作统计分析如下:
命中环数 | 5 | 6 | 7 | 8 | 9 | 10 | 平均数 | 众数 | 方差 | |
甲命中环数的次数 | 1 | 4 | 2 | 1 | 1 | 1 | 7 | 6 | 2.2 | |
乙命中环数的次数 | 1 | 2 | 4 | 2 | 1 | 0 |
(1)请你填上表中乙学生的相关数据;
(2)根据你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利用上述某些数据评价甲、乙两人的射击水平.
四、(满分10分)
25. 为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某市近年加快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创建国家城市绿化一体化城市。某校甲、乙两班师生前往郊区参加植树活动。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少种10棵树,甲班种150棵树所用的天数比乙班种120棵树所用的天数多2天。求甲、乙两班每天各植树多少棵?
|
26.已知:三角形ABC内接于⊙О,过 点A作直线EF.
(1)如图6, AB为直径,要使得EF是⊙О的切线,还需添加的条件是(只须写出三种情况):① 或② 或③ ;
(2)如图 7,AB为非直径的弦,∠CAE=∠B。求证: EF是⊙О的切线.
![]() |
|
| ||||
![]() | ||||
|

|
|
![]() | |||||
| |||||
|
六、(满分10分)
27.已知关于的方程
.
(1)取什么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满足
,求
的值.
七、(满分12分)
28.已知:如图8,等边三角形ABC中,AB= 2,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点P可以与点A重合,但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E⊥BC,垂足为E;过点E作EF⊥AC,垂足为F;过点F作FQ⊥AB,垂足为Q。设BP=x,AQ=y。
(1)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BP的长等于多少时,点P与点Q重合;
(3)当线段PE、FQ相交时,写出线段PE、EF、FQ所围成三角形周长的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
![]() |
|
八、(满分12分)
29. 已知:如图9,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直线
= m(m >1)与
轴交于点D.
(1)求A、B、C三点的坐标;
|

使得以P、D、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B、C、O为顶点的三角
|
(3)在(2)成立的条件下,试问:抛物线
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四边形
ABPQ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这样的点Q,请求出m
|
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2.
; 3.a (x+1)2; 4.20; 5.x=2 6.120°;7.略;
8. 4; 9.600; 10.>;
11.n (n+2)=n2+2n; 12.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13.D;14.B;15.A; 16.C; 17.A; 18.B; 19.D; 20.C
三、(第21、22题各7分,第23题6分、24题8分,满分28分)
21.解原式=3-+1+
+1
(5分)
=5 (7分)
22.证明:∵AB=CD
∴AB+BC=BC+CD
即 AC=BD (2分)
在△AEC和△BFD中,
∴△AEC≌△BFD (5分)
∴AE=BF (7分)
23.图案正确 (4分)
说出合理含义 (6分)
24.(1)平均数是7,众数是7,方差是1. 2; 每空得2分 (6分)
(2)根据甲、乙两学生的射击环数、平均数、众数、方差,用一种数据或多种数据进行合理评价,得2分。 (8分)
四、(满分10分)
25.解:设甲班每天植树x棵,那么乙班每天植树(x+10)棵
依题意,得
(5分)
150(x+10)=120x+2x (x+10)
150x+1500=120x+2x2+20x
2x2-10x-1500=0
x2-5x-750=0
(x-30) (x+25)=0
x1=30 x2=-25
经检验知:x1=30 x2=-25都是原方程的解。但x2= -25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30时 x+10=40
答:甲班每天植树30棵,乙班每天植树40棵 (10分)
五、(满分10分)
26.(1)参考答案:①:∠CAE=∠B,②AB⊥FE,③∠BAC+∠CAE=90°(或∠BAC与∠CAE互余),④∠C=∠FAB,⑤∠EAB=∠FAB 每空2分 (6分)
(2)证明:连结AO并延长AO交⊙O于H,连结HC
∴∠H=∠B
(7分)
∵AH是直径
∴∠ACH=90°
∵∠CAE+∠HAC=90° (9分)
∴HA⊥EF
∵OA是⊙O的半径
∴EF是⊙O的切线 (10分)
六、(满分10分)
27.解:(1)△=[-(k+1)]2-4(k2+1)=2k-3
(2分)
∵△0 即 2k-3
0,∴k
∴当k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由∣x1∣=x2
①当x10时 得x1=x2
∴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0 即 2k-3=0, k=
又当k=时,有x1=x2=
>0
∴k=符合条件;
②当x1<0时,得x2= -x1
∴x1+x2=0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
k+1=0
∴k= -1
由(1)知,与k矛盾,∴k= -1(舍去)
(9分)
综上可得,k=
(10分)
七、(满分12分)
28.解:(1)∵△ABC为等边三解形
∴∠A=∠B=∠C=60°
AB=BC=CA=2
在中
∵PE⊥BE ∠B=60°
∴∠BPE=30°
而BP=x
∴BE=x
∴EC=2-x
在△CFE中,
∵∠C=60° EF⊥CF
∴∠FEC=30°
∴FC=1-x
(2分)
同理,在△FAQ中可得
AQ=+
x
而 AQ=y,
∴y=+
x(0<x
2);
(4分)
(2)当点P与点Q重合时,有
AQ+BP=AB=2
∴x+y=2 (6分)
∴
解得 x=
∴当BP的长为时,点P与点Q重合; (8分)(3)设三角形的周长为C,得
(12分)
八、(满分12分)
29.解:(1)令y=0,得2x2-2=0,解得,x=1
点A为(-1,0)、点B为(1,0);
令x=0,得y=-2,所以点C为(0,-2); (3分)
(2)①当△PDB∽△COB时
有
∵BD=m-1,OC=2,OB=1
∴
∴PD=2(m-1)
∴P1(m,2m-2) (5分)
②当△PDB∽△BOC时
∵OB=1,BD=m-1,OC=2
∴
∴P2(m,)
(7分)
(3)假设抛物线y=2x2-2上存在一点Q,使得四边形ABPQ为平行四边形
∴PQ=AB=2 点Q的横坐标为m-2
当点P1为(m,2m-2)时,
点Q1的坐标是(m-2,2m-2) (9分)
∵点Q1在抛物线y=2x2-2图象上
∴2m-2=2(m-2)2-2
m-1=m2-4m+4-1
m2-5m+4=0
m1=1(舍去) m2=4 (10分)
当点P2为(m,)
(11分)
点Q2的坐标是(m-2,)
(11分)
∵点Q2在抛物线y=2x2-2图象上
∴=2(m-2)2-2
m-1=4(m-2)2-4
m-1=4m2-16m+16-4
4m2-17m+13=0
(m-1)(4m-13)=0
∴m3=1(舍去) m4=
∴m的值为4、
(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