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中考专题跟踪练习(五、函数及其图象3课时)
一、填空题
![]() |
1. (海南03/17)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式搭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3支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5支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支火柴棒,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个三角形需要S支火柴棒,那么S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是
(
为正整数)
2.
(宁波03/12)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和
,则
的值是 。
3. (杭州03改)把抛物线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是
,则有b= ,c=
。
4.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此函数的解析式为(写一个即可):
5. 试写出一个开口方向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 = 2,且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的抛物线的解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长沙03/24)如图:表示长沙市2003年6月份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观察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度?
(2)这天共有 小时的气温在31度以上;
(3)这天有 (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4)请你预测一下,次日凌晨1点的气温是多少度?
答: 。
二、 选择题
1.
(黄冈03/8)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四象限,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3<
<5
B.一3<
<5 C. 一5<
< 3
D. 一5<
<-3
2. (哈尔滨03/6)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
)和点B(
,
),当
<
时
>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0 B.
>0 C.
<
D.
>
3. (桂林03/17)已知函数与
的图像的交点在
轴的负半轴上,那么
的值为( )。A.±2 B.±4 C.2 D.-2
4. (天津03/8)已知,如图为二次函数的图象,则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第 ( )象限A.一 B.二 C.三 D.四
5. (金华03/7)如图,抛物线顶点坐标是P(1,3),则函数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3 B.x<3 C.x>1 D.x<1
![]() |
6.
(宜昌03/10)函数y = kx + 1与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7. (广东03/2)如图,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P,则它的解析式( )
A.(
>0)
B.
(
>0)
C.(
<0
D.
(
<0
8.
(武汉03/28)一次函数y=-kx+4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点(-
,
)、(-1,
)、(
,
)是函数
图像上的三个点,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
A.y2<y3<y1 B.y1<y2<y3 C.y3<y1<y2 D.y3<y2<y1.
三、简单解答题
1. (宁夏03/28)(10 分)如图,在△ABC中,AB=AC=5,BC=6,F为BC的中点.P是BF上的一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D,交CA的延长线于E.若设 BP=x,那么,图中有些量(线段、面积等)可以看作x的函数,如,PC=6-x,PF=3-x等.除以上两例外,请你再写出一个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加以证明.(不要添加辅助线和其它字母)
2.
(上海03/23)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4)、点B(2,0),如图,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与
轴负半轴、
轴负半轴分别交于点C.点D,使DB=DC。求:以直线CD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
3.
(厦门03/26)已知抛物线.(1)求证:此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设x1、x2是此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且满足
=
. 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设点P(m1,n1)、Q(m2,n2)是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且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m1+m2的值.
4.
(武汉03/40)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于A(
,0)、B(
,0),
<0<
,与y轴交于点C,且满足
⑴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5分)
⑵ 是否存在着直线y=kx+b与抛物线交于点P、Q,使y轴平分△CPQ的面积?若存在,求出k、b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分)
5.
(上海03/2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为坐标原点,A.B是轴正半轴上的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如图,二次函数
(
≠0)的图象经过点A.B,与
轴相交于点C。 (1)
、
的符号之间有何关系?
(2)如果线段OC的长度是线段OA.OB长度的比例中项,试证、
互为倒数;
(3)在(2)的条件下,如果=-4,AB=
,求
、
的值。
6.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 交于点C,D是抛物线上一点,其坐标为(
),B点坐标为(1,0)。⑴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⑵经过A.B.D三点的圆交AC于F,交直线y = x + 3于点E。试判断△ABC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7. (广东03/20)某人从A城出发,前往离A城30千米的B城。现在有三种车供他选择:①自行车,其速度为15千米/时;②三轮车,其速度为10千米/时;③摩托车,其速度为40千米/小时。
(1)用哪些车能使他从A城到达B城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请说明理由。
(2)设此人在行进途中离B城的路程为s千米,行进时间为小时,就(1)所选定的方案,试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注明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并在图7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