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北师大版)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测试卷
第十六单元 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厘米,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厘米, 则⊙O的半径是( C )
A.3厘米 B. 4厘米 C. 5厘米 D. 8厘米
2、△ABC内接于⊙O,∠ACB=36°,那么∠AOB的度数为( C )
A.36° B.54° C.72° D.108°
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垂直平分OB,则∠BDC=( C )
A.15° B.20° C.30° D.45°
4、在半径为2a的⊙O中,弦AB长为2a,则∠AOB为( B )
A.90° B.120° C.135° D.150°
5、在△ABC中,∠ABC=30°,AB=10,那么以A为圆心,6为半径的⊙A与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 A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能确定
6、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C.求作:一圆的圆心O0,使得O在BC上,且圆O与AB、AC都相切.下列四种作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作BC的中点O
B.作∠A的平分线交BC于O点
C.作AC的中垂线,交BC于O点
D.自A点作一直线垂直BC,交BC于O点
7、Rt△ABC中,∠C=90°,AC=3cm,BC=4cm。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以点C为圆心,2.3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相离;②以点C为圆心,2.4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相切;③以点C为圆心,2.5cm长为半径的圆与AB相交。则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D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O的半径为2,点P是⊙O外一点,OP的长为3,那么以P为圆心,且与⊙O相切的圆的半径一定是( A )
A.1或5 B.1 C.5 D.1或4
9、如果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母线长为4cm,那么它的侧面积等于( B )
A.24πcm2 B.12πcm2 C.12cm2 D.6πcm2
10、一个定滑轮起重装置如图所示,滑轮的半径是10cm,当重物上升10cm时,滑轮的一条半径OA绕轴心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约为(假设绳索与滑轮之间没有滑动,结果精确到1°)( C )
A.115° B.60° C.57° D.29°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如图,MN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利用这样的工具,最少使用 2 次,就可以找到圆形工件的圆心.
![]() | |||||
![]() | |||||
![]() |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5题图)
12、如图,A、B、C、D、E均在⊙O上,且AC为⊙O的直径,则∠A+∠B+∠C=_90__度.
13、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12,如果M是所有经过A、B两点的圆中最小的一个,那么圆心距MO= 8 .
14、已知⊙O1的半径为6cm,⊙O2的半径为2cm,O1O2=8cm,那么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外切 .
15、如图,粮仓的顶部是圆锥形,这个圆锥底面周长为32m,母线长为7m,为防雨需要在粮仓顶部铺上油毡,则共需油毡 112 m2(油毡接缝重合部分不计).
三、(每小题8分,共16分)
16、如图,AB是⊙O的弦(非直径),C、D是AB上的两点,并且AC=BD.
求证:OC=OD.
证明略
17、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cm,底边长为10 cm,求它的外接圆的半径。
四、(每小题9分,共18分)
18、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连结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D≌△ACD,并加以证明.
你添加的条件是 。
证明:
条件:∠BAD=∠CAD或AB=AC 证明:略
19、用圆规、直尺(三角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AB、CD是两条互相垂直的公路,设计时想在拐变处用一段圆弧形弯道把它们连接起来(圆弧在A、C两点处分别与道路相切),测得AC=60米,∠ACP=45°.
(1)在图中画出圆弧形弯道的示意图;
(2)求弯道部分的长.(结果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1)图略 (2)66.64米
五、(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如图,AB是⊙O的直径, ⊙O过BC的中点D,DE⊥AC.
求证:(1) △BDA∽△CED.
(2)DE是⊙O的切线.
证明略
21、一平面内,已知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以点O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探究、归纳:
(1)当r=__________时,⊙O上有且只有一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
(2)当r=_________时,⊙O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
(3)随着r的变化,⊙O上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的点的个数有哪些变化?并求出相对应的r的值或取值范围(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1)r=2.(2)r=8. (3)当0<r<2时,⊙O上没有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当r=2时,⊙O上有且只有1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当2<r<8时,⊙O上有且只有2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当r=8时,⊙O上有且只有3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 当r>8时,⊙O上有且只有4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3.
六、(本题12分)
22、如图,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E为AB上一点,DE=DC,以D为圆心,以DB的长为半径画圆。
求证:(1)AC是⊙D的切线;
(2)AB+EB=AC。
(1)过点D作DF⊥AC于F
∵AB为⊙D的切线 AD平分∠BAC ∴BD=DF
∴AC为⊙D的切线
(2)在△BDE和△DCF中 ∵BD=DF DE=DC
∴△BDE≌△DCF(HL) ∴EB=FC
又AB=AF ∴AB+EB=AF+FC 即AB+EB=AC
七、(本题12分)
23、已知在⊙O中,直径AB为10 cm,弦AC为6 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交AB于E.
(1)求BC、AD和BD的长;
(2)求证:AD2=DE·DC.
(1)BC=8cm,AD=BD=5cm (2)证明略
八、(本题12分)
24、如图,B为线段AD上一点,△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连结C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ABC的外接圆⊙O交CF于点M.
(1)求证:BE是⊙O的切线;
(2)求证:AC2=CM·CF;
(3)若过点D作DG∥BE交EF于点G,过G作GH∥DE交DF于点H,则易知△DGH是等边三角形.设等边△ABC、△BDE、△DGH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试探究S1、S2、S3之间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其结论.
(1)证明:连结OB
∵△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 ,∠CAB=∠ABC=∠EBD=60°
且∠OBC=30°
又∠CBE=180°-60°-60°=60°
∴∠OBE=30°+60°=90° 即OB⊥BE
∴BE是⊙O的切线
(2)证明:(方法一)连结AM
则∠AMC=∠ABC=∠CAF=60°
又∠ACM=∠FCA
∴△ACM∽△FCA
∴ ∴
(方法二)连结BM,证△BCM∽△FCB(略)
(3)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