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中考必练几何双解练习题

2014-5-11 0:17:30下载本试卷

 中考必练几何双解练习题

填空:

1.线段AB长为8,C为直线AB上一点,BC长为6,则线段AC的长为   

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6,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8, =2,则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4.已知在三角形ABC中,∠A=400,P为三角形的垂心,则∠APC=     

5.已知△ABC中,AD是底边BC上的高,且∠ABD=600,∠ACD=450,AC=2

则BC=      

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7.有一梯形实验田,上下底不能直接测量,但可测量梯形的高为12,梯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 15和20,则该实验田的面积为      

8.已知△ABC中,AB=8,AC=6,在AC上有一点D,AD=2,在AB上取一点E使△ADE与原三角形相似,则AE=     

9、 已知一点P到圆的最短距离为2,最长距离为8,则圆的半径为    

10、已知圆的半径为5,内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11、已知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5,弦长为8,则弓形的高为     

12、已知⊙O中,直径是26,弦AB=24,CD=10,AB∥CD,则梯形ABDC的面积为    

13、一直⊙O中,弦AB分圆为1:5两部分,则弦AB所对的圆周角为    

14、已知⊙O中,直径AB=26,弦CD⊥AB交AB于P,则AP的长为     

15、已知两圆的半径是4和5,公共弦长为6,则两圆的圆心距是     

16、已知PA、PB为⊙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APB=780,C为⊙O上异于A、B的点,则∠ACB=     

17、已知⊙O1 、⊙O2相交于A、B两点,两圆的半径分别为6、4,公共弦AB长为12,则∠O1AO2=     

18、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且满足R2+d2-2dR=r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19、已知矩形ABCD中,AB=4,BC=2,以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20、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如果以一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表面积     

21、用边长为6和4的矩形围成圆柱侧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2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为把周长分为6和9两部分,则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23、已知三角形ABC中,AC=15,AB=13,高AD=12,则三角形周长为     

24、已知直线l外两点A、B到l的距离为2和4,则A、B两点连线中点到l距离为   

2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高是这边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为     

26、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2,面积为36,则顶角为     

2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夹角为300,腰长为a,则其底边的高为     

28、某人乘热气球由东向西沿水平方向飞行,在A处测得地面上某点E的俯角为300,向西飞行40千米到B处,在B处测得E的俯角为600,则热气球的高度为     

29、已知⊙O半径为5cm,点P是⊙O内一点,且OP=2cm,作⊙P与⊙O内切,则⊙P半径

     

3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平分线所成角为     

31、在半径为1的⊙O中,弦AB、AC长分别为,则∠BAC=     

32、矩形一条角平分线分一边为4和5两部分,则矩形周长为     

33、⊙O1与⊙O2相交于A、B两点,弦AB长为2,两圆半径为,则圆心距为   ∠O1AO2=    

34、已知:===k,则k=      

35、过直角三角形ABC边上一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有      条。

36、连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已知∠ABD=∠BCD=900,AD=5,BD=4,如果BD将四边形ABCD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则BC=     

37、在直角三角形中,AB=6,BC=8,则这个三角形外接圆直径是    

38、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AC=BD,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为     

39、已知线段AB=2cm,若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则AC的长为    

40、已知⊙O1与⊙O2相切,且⊙O1的半径6cm,两圆的圆心距为8 cm,则⊙O2的半径

         。 

41、已知在△ABC中,∠C=900,且tanA和tanB的值是方程x2-x+1=0的两根,则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