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北师大版)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测试卷
第十单元 三角形的认识与证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B )
A. 1cm,2cm,4cm B. 8cm,6cm,4cm
C. 12cm,5cm,6cm D. 2cm,3cm,6cm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B )
A.15°、45° B.30°、30° C.40°、40° D.60°、60°
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C、BC上的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D )
A.15° B.20° C.25° D.30°
![]() |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已知MB=NB,∠MBA=∠NDC,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M≌△CDN的是( C )
A.∠M=∠N B.AB=CD C.AM=CN D.AM∥CN
5、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 B )
A.150° B.130° C.120° D.100°
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30°,腰长为6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B )
A.4.5cm2 B.9cm2 C.18
cm2 D.36cm2
7、如图,在下列三角形中,若AB=AC,则能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的是( D )
(1) (2) (3) (4)
A.(1)(2)(3) B. (1)(2)(4) C.(2)(3)(4) D. (1)(3)(4)
8、如图,在△ABC中,AB=AC,∠C=30°,AB⊥AD,AD=a,则BC的长为( C )
A.a
B.2a
C.3a D.4a
![]() | |||
![]() | |||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着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则CE的长是( D )
A.10-15 B.10-5
C.5
-5 D.20-10
10、如图,CB、CD是钝角△AEC和锐角△ABC的中线,且AC=AB,给出下列结论:①AE=2AC;②CE=2CD;③∠ACD=∠BCE;④CB平分∠DCE。其中正确的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把一块周长为20cm的三角形铁片裁成四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三角形铁片,则每块小铁片的周长为 10 cm.
12、已知:如图,△ABC中,BD平分∠ABC,且D为AC的中点,DE∥BC交AB于点E,若BC=4,则EB长为___2_____.
![]() ![]() ![]() | |||
![]() | |||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13、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标出尺寸(单位:mm)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 100mm .
14、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是 10° .
15、如图,在△ABC中,BC=8,AD是BC边上的高,D为垂足,将△ABC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 4 .
三、(每小题8分,共16分)
16、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小华按下列要求做图:在正方形网格的三条不同实线上各取一个格点,使其中任意两点不在同一条实线上;连结三个格点,使之构成直角三角形。小华在左边的正方形网格中作出了Rt△ABC,请你按照同样的要求,在右边的两个正方形网格中各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使三个网格中的直角三角形互不全等.
![]() | ![]() | ||
略
17、如图,在△ABC中,∠C=90°。
(1)用圆规和直尺在AC上作一点P,使点P到A、B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当满足(1)的点P到AB、BC的距离相等时,求∠A的度数。
(1)略 (2)∠A=30°
四、(每小题9分,共18分)
18、三月三,放风筝。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它根据DE=DF,EH=FH,不用度量,就知道∠DEH=∠DFH。请你用所学知识给予证明.
略
19、如图,△BDA、△HD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D在BC上,BH的延长线与 AC交于点E,请你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写出证明过程.
△ADC≌△BDH 证明略.
五、(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BC于点F.
求证:BF=2CF.
证明略
21、如图,在△ABC中,∠BAC=90°,延长BA到点D,使AD=
AB,点E、F分别为BC、AC的中点.
(1)求证: DF=BE;
(2)过点A作AG∥BC,交DF于点G,求证:AG=DG.
(1)证明略 (2)证明略
六、(本题12分)
22、张老师在一次“探究性学习”课中,设计了如下数表:
n | 2 | 3 | 4 | 5 | … |
a | 22-1 | 32-1 | 42-1 | 52-1 | … |
b | 4 | 6 | 8 | 10 | … |
c | 22+1 | 32+1 | 42+1 | 52+1 | … |
(1)请你分别观察a、b、c与n之间 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
a= ,b= ,c= .
(2)猜想: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猜想.
(1)a=n2-1,b=2n,c=n2+1 (2)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略.
七、(本题12分)
23、已知:如图,正△ABC的边长为a,D为AC边上的一个点,延长AB至E,使BE=CD,连结DE,交BC于点F.
(1)求证:DP=PE;
(2)若D为AC的中点,求BP的长.
(1)证明略 (2)a
八、(本题12分)
24、在△ABC中,∠ACB = 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①△ADC≌△CEB;②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 = 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 具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不必证明).
![]() |
(1) ① ∵∠ACD=∠ACB=90°
∴∠CAD+∠ACD=90°
∴∠BCE+∠ACD=90°
∴∠CAD=∠BCE
∵AC=BC
∴△ADC≌△CEB
② ∵△ADC≌△CEB
∴CE=AD,CD=BE
∴DE=CE+CD=AD+BE
(2) ∵∠ADC=∠CEB=∠ACB=90°
∴∠ACD=∠CBE
又∵AC=BC
∴△ACD≌△CBE
∴CE=AD,CD=BE
∴DE=CE-CD=AD-BE
(3)当MN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AD、DE、BE所满足的等量关系是DE=BE-AD(或AD=BE-DE,BE=AD+DE等)
∵∠ADC=∠CEB=∠ACB=90°
∴∠ACD=∠CBE,
又∵AC=BC,
∴△ACD≌△CBE,
∴AD=CE,CD=BE,
∴DE=CD-CE=B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