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三数学练习2

2014-5-11 0:17:31下载本试卷

初三数学练习2

一、填空题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下,且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请你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

析式:         

2、已知x为实数,且,那么的值为        

3、2003年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10月底,我国的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12亿,居世界首位。

其中5.1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4、某种商品的进价为m元,在销售旺季,该商品售价较进价高50%;销售旺季过后,又以7折的价格对该商品开展促销活动,这时一件该商品的售价为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5、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y=kx-k的图像不

经过      象限。

6、如图1,E、F、G、H分别是正方形ABCD各边的中点,要使中间阴影部分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

正方形的边长应该为       

7、如图2,有甲、乙两楼,甲楼高AD为23米,某人在甲楼的楼底A和楼顶D,分别测得乙楼的楼顶B

的仰角为65º13’和45º,利用这些数据可求乙楼高度为      米(精确到0.01米,tan65º13’=2.166)

8、在① ;② ;③ ;④

  上述运算中正确的是         

9、一幅美丽的图像,在某个顶点处由四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的三个分别为正三角形、

正四边形、正六边形,那么另外一个为          

10、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某项工程,首先是甲单独完成了10天,然后乙队加入合作,完成剩下的全部工

程,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工程进度满足如图3所示的函数关系,那么实际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

比由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时间少       天。

11、下列等式中:① ;② ;③ ;④

不成立的是        

12、如图4所示电路的总电阻为10Ω,若R1=2R2,则R1和R2的值分别是       

13、如图5,AB是⊙O的直径,M是⊙O上一点,MN⊥AB,垂足为N,P、Q分别是弧AM、弧BM上

一点(不与端点重合),如果∠MNP=∠MNQ,给出下列结论:① ∠1=∠2;② ∠P+∠Q=180º;

③ ∠Q=∠PMN;④ PM=QM;⑤ MN2=PN•QN,则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14、如图6⑴,在正方形铁皮上剪下一个圆形和扇形,使之恰好围成如图6⑵所示的一个圆锥模型,设圆

的半径为r,扇形半径为R,则圆的半径与扇形半径之间的关系为       

15、如图7,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B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

的顶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请你找出格点C,使△ABC的面积为2个平方单位,则满足条件

的格点C的个数有     个。

16、某商场六月份随机抽查了6天的营业额,结果分别如下(单位:万元):2.8,3.2,3.4,3.4,3.0,

3.4问:这6天的营业额的众数是        万元,估计该商场六月份的总营业额约是  

   万元

二、解答题

17、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18、右图是一只蝴蝶图案的一部分,请你利用尺规作图:把图(实线部分)

补成以虚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这时,你会得到一只美丽蝴蝶

的完整图案(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19、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射靶的成绩如图所示:

⑴ 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表

项目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6.5~7.5环的频数

6.5~7.5环的频率

7

7.5

4.2

2

0.2

⑵ 甲乙两人谁射靶的成绩比较稳定?请说明理由

20、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满足,且a、b、c分别是△ABC的∠A、∠B、∠C的对边,若a=c,求∠B的度数

小亮同学解得此题得正确答案“∠B=120º”后,思考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答

⑴ 若在原题中,将方程改为,要得到∠B=120º,而条件“a=c”不变,那么对应条件中的的值做怎样的改变?并说明理由;

⑵ 若在原题中,将方程改为(n为正整数,n≥2),要得到∠B=120º,而条件“a=c”不变,那么条件中的的值应改为多少?(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说明理由)


21、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H

  ⑴ 求证:

  ⑵ 当点B移动到点E的位置时,设弦AE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

    交于点F,此时是否仍有上面的结论成立(即)?

    请说明理由

22、据电力部门统计,每天8:00至21:00是用电高峰,简称“峰时”,21:00至次日8:00是用电低谷期,简称“谷时”。为了缓解供电需求紧张的矛盾,某市电力部门拟逐步统一换装“峰谷分时”电表,对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新政策。具体见下表:

时间

换表前

换表后

峰时(8:00~21:00)

谷时(21:00~次日8:00)

电价

0.52元/千瓦•时

x元/千瓦•时

y元/千瓦•时

已知每千瓦•时峰时价比谷时价高0.25元,小明家对换表后最初使用的100千瓦•时用电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知:峰时用电量占80%,谷时用电量占20%,与换表前相比,电费共下降2元。

⑴ 请你求出表格中x和y的值;

⑵ 小明希望通过调整用电时间,使他家以后每使用100千瓦•时的电费与换表前相比下降10元至15元(包括10元和15元)。假设小明家今后“峰时”用电量占整个家庭用电量的z%,那么z在什么范围内时,才能达到小明的期望?

23、如图,△OAB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其中O是坐标原点,顶点B在y轴的正方向上,将△OAB折叠,使点A落在边OB上,记为A’,折痕为EF

⑴ 当A’F//x轴时,求点A’和E的坐标;

⑵ 当A’F//x轴时,且抛物线经过点A’和E时,

  求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

⑶ 当点A’在OB上运动但不与点O、B重合时,能否使△A’EF

成为  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此时A’的坐标;若不能,

请你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