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试卷2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 Ⅰ 卷(选择题,共27分)
友情提醒: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二次根式的值是
( )
A.-3 B.3或-3 C.3 D.9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菱形 B.等腰梯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3.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x≥3 B.x≤3 C.x>3 D.x<3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2+
D.
5.下列各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
A. B.24 C.
D.
6.下列二次根式2,
,
中,最简的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 )
A.2 B.3 C.4 D.5
7.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若∠BAD′=30°,
则∠AED′等于 ( )
A.30° B.45°
C.60° D.75°
8.式子成立的条件是
( )
A.a≥2 B.a≤1 C.1≤a≤2 D.1<a≤2
9.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再顺次连结所得四边形四边的中点得到的图形是 ( )
A.等腰梯形 B.直角梯形 C. 菱形 D.矩形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123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0.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x2-4= .
11.如图,P是∠AOB的平分线上的一点,PC⊥OA,垂足为C,PD⊥OB,垂足为D,写出图中一组相等的线段: (只需写出一组即可).
12.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要使△ADF≌△CBE,还需添加一个条件为
(只需添加一个条件).
(第11题) (第12题)
13.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是 .
14.若1≤≤2,化简
=
.
15.若以3cm,5cm为底,6cm,xcm为腰画梯形,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6.观察下列各式:;
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n(n为任意的自然数,且n≥2)表示的等式为
.
三、计算或化简: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7.
18.
+
19. 2a(a≥0,b≥0)
20.最简的二次根式与
是同类二次根式,求a的值.
21.已知:实数x、y满足y=,求
的值.
四、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22.如图, △ABC中, D、E分别是AC、AB上的点, BD与CE交于点O. 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EBO=∠DCO;②∠BEO=∠CDO;③BE=CD.
⑴ 上述三个条件中,可判定△ABC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条件为 (用序号写
出所有情形);
⑵ 选择第⑴小题中的一种情形, 证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3.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平分线与边AD、BC分别相交于E 、F.
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4.阅读理解:由 可以看出,结果中不含二次根式.若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则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因此有理化因式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有很大的作用.
例 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解: =
仿照上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化简:=
;
(2)已知a是的小数部分,求
的值.
25.操作与证明:用一张矩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
(1)如图①,把矩形纸片ABCD对折后再展开,折痕为EF;
![]() | ![]() |
图① 图②
(2)如图②, 将点A翻折到EF上的点A’处,且使折痕过点B;
(3)如图③,沿A’A折叠,得△A’BA.
△A’BA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图③
五、解答下列各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27题各10分,第29题12分,第30题12分,共44分.
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E、F分别是AD、BC的中点,G、H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
(1)四边形EGFH是怎样的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2)连接EF,探求EF与AB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并证明你的结论.
27.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AB=6cm,AD=8cm,动点F从A点出发,沿AD以4cm/s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B点出发,沿对角线BD以5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t<2).
(1)求证:四边形ABEF为梯形;
(2)当t为何值时,梯形ABEF的面积是△BDC面积的一半.
28.操作与探究:
(1)图①是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将该三角形纸片按如图方法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DE为折痕。试证明△CBE等腰三角形;
(2)再将图①中的△CBE沿对称轴EF折叠(如图②)。通过折叠,原三角形恰好折成两个重合的矩形,其中一个是内接矩形,另一个是拼合(指无缝无重叠)所成的矩形,我们称这样的两个矩形为“组合矩形”。你能将图③中的△ABC折叠成一个组合矩形吗?如果能折成,请在图③中画出折痕;
(3)请你在图④的方格纸中画出一个斜三角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折成的组合矩形为正方形;②顶点都在格点(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4)有一些特殊的四边形,如菱形,通过折叠也能折成组合矩形(其中的内接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原四边形的四条边上)。请你进一步探究,一个非特殊的四边形(指除平行四边形、梯形外的四边形),当满足条件 时,一定能折成组合矩形?
![]() |
29.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是直线AB上一点,PE⊥BD交直
线BD于点E,DF⊥AC交直线AC于点F,M是边AB的中点.
(1)如左图,当点P在边BC上时,①求证: PE+OE=AO;②求证:ME=MF;
(2)如右图,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请你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探求
结论: ME=MF是否成立, 并说明理由.
![]() | |||
![]() | |||
初三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A `3、A``4、B `5、C` 6、A 7、C 8、D 9、D
二、填空:
10、; 11、略; 12、略; 13、平行四边或等腰梯形; 14、1
15、4<x<8; 16、;
三、解答下列问题:
17、; 18、10+
; 19、
; 20、a=3; 21、
.
四、解答下列问题:
22、(1)①③或②③,—————————2’ (2)证△BEO≌△CDO——————7’
23、证OA=OC,OE=OF————————7’
24、(1) 2——————2’
(2)a=1<1———————————1’,
原式=———————————5’
=2———————————————7’;
25、EF垂直平分AB得AA’=A’B—————————3’;
由折叠推出AB=A’B———————7’
五、解答下列问题
26、(1)菱形——————————————————————————1’;
证明:由中位线推出四边相等——————————————5’
(2)AB>EF————————————————————————6’
证明:由△EGF利用EG+GF>EF证得————————————————10’
27、(1) ,
,EF∥AB————————————4’
AD与BD相交于D得AF与BE不平行————————————————5’
(2)t=2-
28、(4)对角线互相垂直(每小题3分)
29、(1)①证PEOF为矩形得结论——————3’,
②连结OM证△AMF≌△OME————————4’
(2)画图1分,证△AMF≌△OME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