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一)

2014-5-11 0:17:35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数学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1.计算的值为(  )

A.8    B.-10      C.-    D.

2.下列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3、一张桌子重叠摆放了若干枚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麻将,它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张桌子共摆放有麻将(  )枚。

A.9    B.11    C.12    D.13

4.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上述操作可验证的等式是(  )。

A.

B.

C.

D.

5.若关于x的不等式(a-3)x<-2的解集为x>1,则实数a满足的条件是(  )

A.a<3    B.a=1    C.a=-1    D.a>3

6.绵阳市中考结束后,高中录取新生主要依据考生的总分,这与下面哪个量的关系较大?答(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7.下列调查最适合普查方式的是(  )

A.夏季准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

B.对中考学生的数学试卷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C.你所在班级的同学的身高情况

D.绵阳市一月的流动人口情况

8.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点P从起点A出发,沿ABCD向点

D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以点P、

A、D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y,y随

x的变化而变化,在下列图象中,能正

确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是(   )

9.如图,在△ABC中,∠ADE=∠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个

             ①  ②

  ④

A.1   B.2  C.3   D.4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E、F、G、H分别是AO、BO、CO、DO的中点,以图中的各点为顶点,可以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每小题分,计分)

11.“神舟”六号在太空中的飞行速度是7.9千米/秒,它在空中飞行了115小时32分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它在空中飞行了大约

      千米。(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2.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一般用a1、a2、a3、a4……an-1、an表示一列数,又简记为{an}。现在数列{an}满足一个关系式:(n=1、2、3、……n)且a1=2。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a2、a3、a4的值,然后进行归纳猜想an=        。(用n的代数式表示)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点B(0,3),分别以A、B为圆心,2和3的半径作圆,则两圆位置关系为      

14.如图,一只蚂蚁从一边长为2的正三棱锥的底面中心P爬到它的一侧面的中心E,则它爬过的最短距离是      

              

15.如图,在△ABD和△ACE中,有下列四个论断:①AB=AC ②AD=AE ③∠B=∠C ④BD=CE,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              

16.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价格不断降低,某品牌电脑按原售价降低m元后,又打8折,现售价为n元,那么该电脑的原售价为           

17.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8.等腰△ABC中,AB=6,BC、AC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根,则m的值是         

三、解答题

19.(本小题2个小题,每小题8分,计16分)

⑴计算:

⑵先化简分式,并从x=1,-1,0中选出适合原式的x,求值。

20.下面是同学们玩过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规则:游戏在两位同学之间进行,用伸出的拳头表示“石头”,伸出食指和中指表示“剪刀”,伸出手掌表示“布”,两人同时口念“石头、剪刀、布”,一念到“布”时,同时出手,“布”赢“石头”,得3分,“石头”赢“剪刀”,得5分,“剪刀”赢“布”得2分。

⑴小明和小华玩此游戏过程中,小明赢了12次,得72分,其中“剪刀”赢“布”7次,聪明的你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求出小明“布”赢“石头”,“石头”赢“剪刀”各多少次?

⑵若小明与小华玩了此游戏后,重新规定:若每种赢法得分相相同,同种手势不分胜负继续比赛,假定两人每次都是“等可能”地做三种手势,那么一次比赛时,两人做同种手势(即不分胜负)的概率是多少?请用树状图方法解答。

21.如图,直线y=2x+2与x、y轴分别相交于两点A、B,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 △A′OB′。

⑴在图中画出△A′OB′。

⑵求过A、A′、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2.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且AE⊥CE于E,点F是AB的中点,连结EF。

⑴求证:EF∥BC。

⑵若AB=7,BC=8,AC=,请选取以上条件求EF的值。


23.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tanB=cos∠DAC

⑴求证:AC=BD。

⑵若sinC=,BC=12,求AD的长。


24.先阅读下面材料再完成后面问题。

过抛物线y=ax2(a>0)的对称轴上一点(0,-)作对称轴的垂线,则抛物线上任意一点P到点F(0,)的距离与P到l的距离一定相等,我们将点F与直线l分别称作这条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如y=x2的焦点为(0,)。

问题:若直线y=kx+b交抛物线于A、B、AC、BD垂直与抛物线的准线l,垂足分别为C、D。

⑴求抛物线的焦点F的坐标。

⑵求证:直线AB过焦点F时,CF⊥DF

⑶在条件(2)下,当直线AB过点

(-1,0)时,求这条直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5.已知:点A在以O为原点的数轴上,点P在数轴的上方,PO=PA=2,∠MPN绕点P旋转,射线PM交数轴于点C,射线PN及其反向延长线PN′交数轴于点B,点C、A、B的对应实数分别为x、a、b,且y=b-a

⑴右∠OPA=40°,∠MPN=110°,当点C位于原点左侧时,如图1求证:△COP∽△PAB,并求y与x之产的函数关系式(不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⑵若∠OPA=40°,∠MPN=110°,当点C位于原点右侧时,(1)求的函数关系式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如图(2)

⑶若∠OPA=,∠MPN=(90°<<180°),要使(1)中求的函数关系式成立,之产应满足的关系是       

此题考察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八年级上89页练习第1页改编,着重考查因式分解的定义

本题改编于七年级上132页,试一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八年级上94(84)页课题学习改编,着重考查擦图形面积间的转换

此题重在考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七年级下108页想一想改编

八年级下61页第九题改编,考察数形结合思想

改编于八年级下81页第1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相似三解形对应边成比例)

改编于八年级上38页练习1题,查考学生的识图能力,平行四边形的识别方法;会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解决问题。

与现实相连考查科学记数法。

与高中知识衔接,考查阅读理解。

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考查侧面展开图。

考查三角形全等,改编于九年级上90页习题24.2第1题。

考查学生根与系数关系和分类思想。

改编于八年级下14页练习第2题(3)与18页4题(2),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改编于九年级上12页2题(4)

改编于九年级上127页问题2。

函数与旋转相结合。

改编于九年级下61页8题。

改编于八年级下121页16题。

与高中函数知识衔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考查三角形相似与函数的关系。体现出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