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三数学专题训练二(填空)

2014-5-11 0:17:36下载本试卷

初三数学专题训练二(填空)

1.-2/3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2.10的整数部分是   ,十分位上的数字是   。(不借助于计数器)

3.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的平方和是  

4.已知x=3,y=8,且x<y,则x+y=  

5.列代数式:a的一半与b的1/3的差:   ,a的相反数与-1的差:    ,a与b的平方和与a与b的平方差的积:     

6.若x²+mx+1/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7.有一项工程,甲独做a天完成,甲、乙合做b天完成,乙独做完成的天数是  

8.最简二次根式2a-1与7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9.若x<4,则(x-4)²=   , 若x<0,则  +   =   

10.关于x的方程(k+3)(k-1)x²+(k-1)x+5=0.①若该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的取值是    ,②若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   

11.关于x的方程x²-3(m-1)x+m=0的两根之和为3,则两根之积为   

12.一元二次方程x²-4x+3m=0有两个相异的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3.一元二次方程x²-4x+3m=0有两个异号的实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15.不等式    的解集是-1<x<1,那么(a+1)(b-1)的值是    

16.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M在第二象限,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3和4,则点M的坐标是    ,点M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    

17.如果点A(-1,a)与点B(b,3)关于y轴对称,则 a=  ,b=  

18.已知直线L//y轴,点P和点Q在直线L上,P(3,2)PQ=3,则点Q的坐标是    

19.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与一个反比例图象交于点P(2,6),则这个正比例函数式是    ,反比例函数式是    

20.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过点P(a,b),其中 a,b是一元二次方程x²+kx+4=0的两个根,则k=   ,点P坐标是    

21.已知直线y=kx+b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直线y=bx+k不经过第  象限。

22.若直线y=-x+a和直线y=x+b的交点为(m,8),则a+b=  .

23. 已知m是整数,且一次函数y=(m+4)x+m+2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   

24.一次函数y=x+(1-m)和y=x+(m²-3)的图象与y轴分别相交于点Q和点P。若点Q和点P关于x轴对称,则 m=   

25.直线y=3/4x+6与x轴、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    

26.抛物线y=x²-3x+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当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7.二次函数y=ax²+bx+c的图象经过直线y=-3x+3与x轴、y轴的交点,对称轴为x=-1,那么它的解析式是    

28.抛物线y=3x²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29.若抛物线y=-x²+bx+c的最高点为(-1,-3),则b=   ,c=   .

30. 若抛物线y=1/2x²与直线y=x+m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   .

31. 二次函数y=ax²+bx+c(a≠0)的对称轴为 x=1,且当x=-1时,y=3,那么当x=3时,y=   .

32.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直角的的2/3,斜边与较短直角边的和等于6cm,则斜边等于  .

33.(sin60°-tan30°)cos45°=    ,若1-2cosA=0,则锐角A=  .

34.口袋里放有3只红球和11只黄球,这两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随机从口袋中任取一只球,取得黄球的概率是  

35.为估计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的数量,先捕捉10只,全部做上标记后放飞,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捕捉40只,数一数带有标记的天鹅有2只,据此可估算出该地区大约有天鹅  只。

36.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该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37.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其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38.在活动课上,小红已有两根长为4cm和8cm的小木棒,现打算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则小红应取的第三根小木棒长是   

39.如图,在△ABC中,AB=AC,AD=DE,∠EDC=10°,∠BAD=20°。则∠DAE的度数为   

40.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2:1两部分,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则腰长为   

4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DC,∠C=70°,AE⊥BD与点E,则∠DAE=   度。

42. 在平行四边形中,过一个顶点分别向它的对边作垂线,这两条垂线的夹角为60°,则平行四边形中,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4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10cm,对角线相交与点O, △BCO的周长比△ABO的周长多2cm,则AB=  

4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1:2,∠B=60°,M为BC的中点,则∠CDM=  

45.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且AC=AB,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4,则AB=   ,BC=   ,BD=   ,∠BAC=  

46.M是△ABC的AB边上的中点,连接CM并延长到D,使MD=CM,则AD与BC的关系是   ,BD与AC的关系是  

47.如果四边形两条对角线长的和是10,那么顺次连接这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的周长是   

48.以三角形一条中位线和第三边上的中线为对角线的四边形是  

49.如图,在矩形ABCD中,AP⊥BD于P,若BP:PD=1:3,AC,BD交于O,则∠AOB=   度。

50.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则EC=  

51.矩形纸片ABCD的长AD=9cm,宽AB=3cm,将其折叠,使点D和点B重合,C落在C’处,那么折叠后DE=   ,EF=   

52.在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M,N分别是AB,CB的中点,AN和CM相交于点P,则四边形APCD的面积为    

5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E是AB的中点,P是对角线AC上一个动点,则AC=    ,PE+PB的最小值是   

54.已知等腰梯形的高是3cm,它的中位线长是6cm,一个底角是45°,那么这个梯形的下底的长是  

55.一个梯形,它的两个下底角分别为30°和45°,较长的腰长为10cm,则它的下底与上底的差是  

5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中位线EF交对角线BD于点O,EF=12,且EO:OF=1:2,则BC=  

57.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对角线AC垂直于一腰BC,且AC平分∠BAD,若梯形的中位线长为p,则梯形ABCD的周长为   ,面积为   

58.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在一张平面地图上的距离是5cm,这张平面地图的比例尺为   

59.如图,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ACB=∠ADC=90°,AC=6,AD=2,那么当AB=    时使得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60.已知⊙O的一条弦长3cm,则⊙O的直径是   ,⊙O的周长是   

61.已知⊙O的直径是4cm,弦AB=23cm,则∠AOB=   ,若P是⊙O上除A,B两点外的任一点,则∠APB=   

62.如图,在⊙O中,AB=BC=CD,弦AB,DC的延长线交于点P,若∠ABD=75°,则∠AOD=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