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直线形1
1.
如图,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
A.∠ 1=∠4 B.∠4+∠2=1800
C.∠2≠∠4 D.∠3=∠2
2. 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相互平行,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相等 B.互补 C.相等或互补 D.相等且互补
3. 等腰三角形中两边长为5cm和2cm,它的周长是:
A.12㎝ B.9㎝ C.7㎝ D.9㎝或12㎝
4.
下列每组图形中,同组的两个图形必定相似的是:
A.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矩形 C.两个等腰梯形 D.两个正方形
5. 如图△ABC中,DE//BC,AD=2DB,
则DE:BC=( )
A.1:2 B.2:3
C.1:3 D.4:9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
A.一个锐角 B.两个锐角 C.一个直角 D.一个钝角
7. 如图,矩形长AB=4,宽BC=3,MNCB与原矩形相似,则它的周长是:
A. B.
C.19
D.7
8. 下列各命题中,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有:
①两个全等三角形②两个直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④周长的比等于底边的比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 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4,其两条对角线长只可能是:
A.10和16 B.12与16 C.20和22 D.10与40
10.
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5倍,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度
11. 如图,AB//CD,∠2与∠1的差是200,
则∠1=_____度
12. 如图,AB=AC,E、F分别是AB、AC中点,共有___对全等三角形
13. 等腰三角形一腰是底边上中线的2倍,则顶角
是_____度
14.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交点为O,与△AOD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___个
15. 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补角和的3倍,这个多边形是___边形
16.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一个菱形,这个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一定_______
17. 梯形中位线长4cm,面积为2cm2,梯形的高为______cm
18.
等边三角形周长为,它的外接圆半径为_____。
19. 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20cm,一腰上的高为24,求底边长
20. 如图,腰长为2cm的等腰直角△ABC中,有内接正三角形DEF,且EF//BC,BC是斜边,求△DEF的面积
21. 如图,D是△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点,过D作与BC平行的直线,分别交AB、AC于E、F,求证:EB+FC=EF
专题复习----直线形2
1.三条线段的比为下列四种情况,以这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8∶4∶3 B. 7∶5∶12 C. 4∶5∶6 D. 6∶8∶15
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是顶角平分线的二倍,那么这个三角形必有一个内角等于 [ ]
A. 120° B. 90° C. 60° D. 45°
☆3.在ΔABC中,a、b、c表示三边长且则此三角形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4.如图,在ΔABC中,∠C=90°,∠A的平分线交BC于D,BC=21cm,BD∶DC=4∶3,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
A. 7cm B. 8cm C. 9cm D. 10cm
5.下列几种三角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有两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
B. 有两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
C. 有一个内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内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
6.在ΔABC中,若AB=3,BC=7,那么边C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7.在ΔABC中,若∠C=80°,∠A=3∠B,则∠A=_____,∠B=_______.
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40°,那么它的顶角为__________.
9.等边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到另一边的距离为3cm,则此三角形的高为_______cm.
___________________.
11、角、直角三角形、线段、等腰三角形中,轴对称图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ABC中,AD平分∠BAC,BD=CD,DE⊥AB,DF⊥AC。
求证:EB=FC
13. 如图,∠C=90°,∠B=30°,AD是Rt△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BD=2CD
14. 已知:P是∠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D⊥OB,PC⊥OA,垂足分别为C、D。
求证:(1)OC=OD;
(2)OP是CD的垂直平分线。
15、如图所示,等腰△ABC的顶角
,底边BC=6,边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求AD的长。
16、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D是A的平分线,
,求证:
。
17、如图所示,△ABC中,。求证:
。
专题复习----直线形3
1. 设M表示直角三角形,N表示等腰三角形,P表示等边三角形,Q表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下列四个图中,能表示他们之间关系的是( )
2. 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断它们全等的是( )
A. 顶角、一腰对应相等 B. 底边、一腰对应相等 C. 两腰对应相等 D. 一底角、底边对应相等
3. △ABC中,∠A:∠B:∠C=1:2:3,CD⊥AB于点D,若BC=a,则AD等于( )
4、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A. 30° B. 36° C. 45° D. 70°
☆5. 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
A. 顶角的一半
B. 底角的一半
C. 90°减去顶角的一半 D. 90°减去底角的一半
6. 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50°,那么它的底角是( )
A. 50° B. 130° C. 65° D. 50°或65°
7、如图所示,AB=AC,BD=CE,。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8. 如图,△ABC中,∠ACB=90°,以△ABC的各边为边在△ABC外作三个正方形,S1、S2、S3分别表示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S1=81,S3=225,则S2=__________。
9.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cm,面积等于1cm2,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
10. 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cm,则△ODE的周长___________。
11. 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2.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C,AC=AD,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BD;②BC=DE;③∠DBC=
∠DAB;④△ABC是正三角形。请写出正确结论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13、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
14、如图,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AD=CB;(2)AE=CF;(3)∠B=∠D;(4)AD∥BC。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15、如图,AD⊥CD,AB=10,BC=20,∠A=∠C=30°,求AD、CD的长。
16、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E为垂足,连结AE。
(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
(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
专题复习----直线形4
1.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3cm、4cm、5cm,则△ABC的面积是( )
A. 6cm2 B. 7.5cm2 C. 10cm2 D. 12cm2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 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4. 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5. 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SSS B. ASA C. SAS D. AAS
6. 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7,第三边为偶数,则第三边是_________
7. 在
中,
,则
_______
8. 中,
,
和
的平分线BD和CE相交于点M,则
=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AD=AE,
1=
2,BD=CE,则有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M=5cm,,则AN=___________cm,NM=________cm,
__________;
11. 如图所示,,则
D=_______,
EAD=_____________;
二. 解答题
1. 如图,AE=BF,AD=BC,DF=CE,求证:AD//CB
2、如图所示,在等边△ABC中,D、F分别为CB、BA上的点,且CD=BF,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求证:
(1)
;
(2)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
3、如图所示,Rt△ABC中,∠C=90°,DEFG是△ABC的内接正方形。求证:EF2=AE·FB。
4. 如图所示,△ABC中,D是BC中点,E是AD上一点,CE的延长线交AB于F。求证:AE:ED=2AF:FB。
专题复习----直线形5
1.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菱形;
3. 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矩形;
4. 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
6. 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
7. 顺次连结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
8. 四边形四个内角的比是1:2:3:4,那么这四个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
9.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那么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______;
10. 平行四边形两邻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夹角为60°,它的面积为_________;
11. 下列几组图形必相似的是( )
A. 各有角是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边之比都是2:3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C. 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各有两条边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12、如图,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与△ADE相似的是( )
A. B. ∠B=∠ADE
C. ∠C=∠AED D.
13. 一个五边形的边长分别为1、2、3、4、5,另一个和它相似的五边形的最大边长为7,
则后一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
A. 27 B. 25 C. 21 D. 18
14. 如图所示,△ABC中,∠ACB=90°,D是AB中点,过D作AB的垂线交CB于E,交AC的延长线于F。
求证:CD2=DE·DF。
15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B作BE⊥CD,垂足为E,连结AE。F为AE上一点,且∠BFE=∠C。
(1)求证:△ABF∽△EAD;
(2)若AB=4,∠BAE=30°,求AE的长;
(3)在(1)、(2)的条件下,若AD=3,求BF的长。(计算结果可含根号)
16. 如图所示,延长正方形ABCD的AB边至E,连结EC、DE,DE交BC于F,FM//BE交EC于M,求证:FB=FM。
17、如图所示,在矩形纸片ABCD的AB边上取一点E,使BE:EA=5:3,
,把△BCE沿折痕EC向上翻折,若点B恰好落在AD上,设这个点为F,求AB、BC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