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科试题(卷)

2014-5-11 0:17:39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科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三角形三条边长之比为1::2 ,那么这个三角形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cm,另一边长为6cm,则它的周长是(  )

  A. 11cm   B. 17cm  C. 16cm   D. 16cm或17cm

3. 如果某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落在这个三角形的外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 P为△ABC内一点,且PA=PB=PC,则P点是(  )

  A. 三条高线的交点      B. 三条中线的交点

  C. 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5.如图,AB=AC, BE=CF, AD是△AEF的中线,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6. 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B. 2=3

C. 2x2=             D. ax2+bx+c=0 (a为有理数)

7. 方程(x-1)2=8的解是(   )

A. x=1+2           B. 1-2 

C. x1=-1+  x2=-1-   D. x1=1+2  x2=1-2

 8. 将二次三项式x2+6x+7进行配方,正确的结果应为(  )

A. (x+3)2+2          B. (x-3)2+2

C. (x+3)2-2          D. (x-3)2-2

9.如果x2+mx+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  )

A. 2      B. 4      C. -4       D. ±4

10.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120°,AB的

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BC、AB于点M、N,若BM=2cm,

则CM=(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在等腰三角形中,若其有两边长分别为3cm和5cm,则其周长为     

12.等边三角形两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的度数是      

13.在直角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若斜边为2,则两直角边的和为     

14.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第三条边长为     

15.两数差为5,积为84,设较小的数为x,则可得方程       

1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根是x1、x2则x1+x2=  , x1x2=   

17.一个关于x的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4,常数项是1,则这个方程的根是   

18.(当n=    时,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

19.如图,已知AC⊥BD于点O,AB=AD=BC=8cm,

则DC=  cm。

20.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a、b、c满足

+(b+3)2+c-4=0,那么所求得的一元二次方程

         

三、解答题:(共36分)

21.解方程(每小题4分,共16分)

              ② 2 

            ④

22.(已知关于x的方程一根为0,

的值。(8分)

23.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8分)

四、证明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4.如图:AN⊥OB,BM⊥OA,垂足分别为N,M,OM=ON。

求证:PM=PN

25.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上的高相等。

五、作图题(4分)

26.如图,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六、实践题。(8分)

27.一个长方形餐桌长3m,宽2m,台布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且台布铺在餐桌上时,各边垂下桌面的长度相同,求台布的长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