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九年级(上)第一章证明(二)单元测试卷2

2014-5-11 0:17:49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 证明()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3cm、4cm、5cm,则△ABC的面积是(   )

A.6cm2    B.7.5cm2   C.10cm2   D.12cm2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且有一角为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断它们全等的是(   )

A.顶角、一腰对应相等   B.底边、一腰对应相等

C.两腰对应相等      D.一底角、底边对应相等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点P,使△AOP为等到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

A.2个  B.3个  C. 4个  D.5个

5、到△ABC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6、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SAS   D.AAS

7、一架长2.5m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距墙底端0.7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子底端将滑动(   )

A.0.9m   B.1.5m   C.0.5m   D.0.8m

8、△ABC中,∠A∶∠B∶∠C=1∶2∶3,CD⊥AB于点D若BC=a,则AD等于(   )

A.a   B.a   C.a   D.a

9、如图,△ABC中,AB=AC,点D在AC边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A.30°   B.36°   C.45°   D.70°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0、如图,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的度数是(   )

A.45°   B.55°   C.60°   D.7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图,已知AC=DB,要使△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

12、如图,△ABC中,∠ACB=90°,以△ABC的各边为边在△ABC外作三个正方形,S1S2S3分别表示着三个正方形的面积,S1=81,S3=225,则S2=   .

1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2cm,面积等于1cm2,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   .

14、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 = 10 cm,则△ODE的周长    .

15、如图,在Rt△ABC中,∠B=90°,∠A=40°,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BCD的度数是   .

16、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4,则PD的长为    .

1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

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若AC平分DAB,且AB=AC,AC=AD,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BD;②BC=DE;③∠DBC=∠DAB ;④△ABC是正三角形。请写出正确结论的序号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8题图)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


20、如图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会徽。它的主题图案是由一连串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设其中的第一个直角三角形OA1A2是等腰三角形,且OA1=A1A2=A2A3=A3A4=……=A8A9=1,请你先把图中其它8条线段的长计算出来,填在下面的表格中,然后再计算这8条线段的长的乘积。

OA1

OA2

OA3

OA4

OA5

OA6

OA7

OA8

四、(每小题8分,共18分)

21、如图,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一直线上,有下面四个论断:

(1)    AD=CB;(2)AE=CF;(3)∠B=∠D;(4)AD∥BC。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22、如图,AD⊥CD,AB=10,BC=20,∠A=∠C=30°,求AD、CD的长.


23、如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图(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指出它是什么图形.

(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

(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1)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图(3)中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


五、(本题10分)

24、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D=2DA,∠BAC=45°,∠BDC=60°,CE⊥BD,E为垂足,连结AE.

(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

(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求△BEC与△BEA的面积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