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初三第一次月考[上学期]

2014-5-11 0:17:51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初三第一次月考(数学)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已知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x>3   D、x>-3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如果两点P1(1,y1)和P2(2,y2)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那么(  )

A、y2<y1<0     B、y1<y2<0    C、y2>y1>0    D、y1>y2>0

4、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  )

5、实验表明,人体内某种细胞的形状可近似地看作球,它的直径约为0.m,则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    B、   C、    D、

6、如图,已知A、B、C是⊙O上的三点,若∠ACB=44°,则∠AOB的度数为(  ).

A、44°  B、46°  C、68°  D、88°


7、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AC的中点,如果EF=2,那么菱形ABCD的周长是(  )

A、4        B、8           C、12          D、16

8、点A(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A、(1,4)  B、(1,0) C、(-l,2)  D、(3,2)

9、如图,⊙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OM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   )

A、4     B、6     C、7     D、8

10、从A、B、C、D四人中用抽签的方法任选2人去观摩其它班的班队活动,选中A的概率为(   )

A、    B、    C、    D、

1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平分弦的直径必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D、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12、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0;  ②>0;  ③>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3、分解因式2x2-18 = _______________.

14、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_________。

15、试写出图象位于第二象限与第四象限的一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

16、小刚中午放学回家自己煮面条吃,有下面几道工序:①洗锅盛水2分钟;②洗菜3分钟;③准备面条及佐料2分钟;④用锅把水烧开7分钟;⑤用烧开的水煮面条和菜要3分钟,以上各道工序,除④外,一次只能进行一道工序,小刚要将面条煮好,最少用________分钟.

17、杉杉打火机厂生产某种型号的打火机,每只的成本为2元,毛利率为25%。工厂通过改进工艺,降低了成本,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毛利率增加了15%,则这种打火机每只的成本降低了_________元(精确到0.01元。毛利率=)

18、如图,三个单位正方形(即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品字形”图形,则能覆盖这个图形的最小圆的面积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2分)

19、(本题8分)计算:

文本框: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20、(本题8分)解方程:

21、(本题8分)要了解某地区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的身高作为一个样本,身高均在141cm~175cm之间(取整数厘米),整理后分成7组,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抽取的样本中,学生身高的中位数在哪个小组?

(3)该地区共有3000名八年级学生,估计其中身高不低于161cm的人数.

22、(本题9分)如图,有一圆形花坛,先要求将它三等分,以便在上面种植不同品种的花。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方案。在下面的圆中画出示意图,并请注上必要的说明。(画图工具不限)


23、(本题12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交AC于点E,连接DE,请你找出与线段BD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24、(本题13分)如图,在△ABC中,已知AB=BC=CA=4cm,AD⊥BC于D,点P、Q分别从B、C两点同时出发,其中点P沿B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1cm/s;点Q沿CA、AB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2cm/s,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x(s)。

⑴、求x为何值时,PQ⊥AC;

⑵、设△PQD的面积为y(cm2),当0<x<2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⑶、当0<x<2时,求证:AD平分△PQD的面积;

文本框: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25、(本题14分)如图所示,在平面指教坐标系中,抛物线的顶点M到x轴的距离是4,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O、P两点,OP=4;

(1)请写出P、M两点的坐标,并写出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A是抛物线上位于O、M之间的一个动点,过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作AB⊥x轴于B,DC⊥x轴于C.

①当BC=1时,求矩形ABCD的周长L;

②试问矩形ABCD的周长L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A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连接OM、PM,则△PMO为等腰三角形,请判断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除点P外),使得△OMQ也是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你的理由(不必求出点Q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