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函数有关的中考题(奥校讲义)
1.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B,C是线段AB的中点,M是抛物线上位于x轴上方的动点,且∠AMB为锐角,求MC的取值范围。
2. 已知抛物线不经过第三象限。(1)求
和
的取值范围;(2)若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
,且顶点在正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某二次函数图象的两个交点A、B恰好在坐标轴上,对称轴是直线
,已知B
,AB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4. 如图,在 ABCD中,AB=5,AD=3,sinA=
,P为AB上一个动点(P不与A、B重合),过P作PQ∥AD交BD于Q,设AP的长为x,
四边形QPBC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
变量x的取值范围。
5. 为何值时,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6.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
的图象都经过P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果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B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顶点C、D在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两底AD、BC与y轴平行,且A、B的横坐标分别为
和
,求
的值。
7. 已知抛物线。(1)求证:无论
为什么实数,抛物线恒经过x轴上一定点;(2)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C点,与x轴交于A
、B
两点,且满足
。问:过A、B、C三点的圆与抛物线是否有第四个交点?试说明理由,如果有,求出其坐标。
8.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
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作一正三角形ABC,⊙O,
为ΔABC的外接圆,与x轴交于点D。(1)求C点的坐标;求过
D、O,、A三点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求该函数的最值。
![]() |
9. 如图:抛物线交x轴正方向于A、B两点,
交y轴正方向于C点。过A、B、C三点作⊙D,若⊙D与y轴相
切。(1)求满足的关系式;(2)设∠ACB=α,求tanα;
(3)设抛物线顶点为P,判断直线PA与⊙D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 |
10. 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A、D
在抛物线上,矩形的顶点均为动点,且矩形在
抛物线与x轴围成的区域里。(1)设点A的坐标为,试
求矩形的周长p关于变量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ABCD,它的周长p=9?试证明你的结论。
11.
如图:已知抛物线
,x轴
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
(!)写出A、B、C各点的坐标(可用含的式子表示);
(2)若ΔABC的面积为15,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过点E作ED∥AC,在第一象限交抛物线于点D,
求ED的函数的解析式,问四边形AEDC的形状并求其面积,
证明你的结论。
12.
12.如图:已知抛物线
和直线
,它们的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4。(1)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如果直线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
A、B两个不同的点,和(1)中的直线交于点P,分别
过A、B、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A,、B,、P,,证明:
;(3)在(2)中能否选取适当的
的值,使得
,如果能,求此时的
值;
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3.已知是大于2的整数,设抛物线
与x轴有两个交点,与y轴交于A点;直线
经过抛物线的顶点M,并与抛物线交于B点(此时
),与y轴交于C点。
(1) 求和
的解析式;(2)求证:y轴与ABM的外接圆切于A;
(2) 若ΔABM的外接圆是⊙N,过C作⊙N的切线(切点为T)交x轴于S,连接NS,求证NS2 = ST·SC。
14.如图:抛物线
的顶点为P,
与x轴交于M、N两点(M在N的左边),ΔPMN
的三个内角∠P、∠M、∠N所对的边是且
若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试判定ΔPMN的形状;
(2)当顶点P的坐标为(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 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Q点,求证:直线
将四边形MPNQ分成的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15.已知:是ΔABC的∠A、∠B、∠C的对边,抛物线
交x轴于两点M、N,y轴交于点P,其中点M的坐标是
。
(1) 求证:ΔABC是直角三角形;
(2) 若ΔMNP的面积是ΔNOP的面积的3倍,①求cosC的值;②试判断ΔABC的三边长能否取一组适当的值,使以MN为直径的圆心恰好是抛物线的顶点?如能,求出这组值;如不能,说明理由。
|
16.已知在x轴的正半轴上有A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有B、C两点,且B在C的下方,BC
的长为2,把过A、B、C三点的圆记为⊙Q,∠BAC =∠α。
(1)试判断x轴与⊙Q的位置关系;若在x轴的的正半轴上有P点,且P与A不重合,再判断∠α与∠BPC的大小(不需证明);
(2)若B点的坐标为(0,1)指出当x轴与⊙Q为何关系时,
∠α最大?求出当∠α最大时,A点的坐标;
(3) 如图,,若⊙Q与x轴交于A、D两点,弦AD分⊙Q
所成的劣弧与优弧的长度之比为1∶3,且Q点在直线
上,求过Q、A、D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4) 在(3)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E,
使SΔEAD∶SΔAQC = 15∶4?若存在,求出E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又知
分别是ΔABC的∠A、∠B、∠C的对边,∠C=90。,且cosB =
。是否存在整数
,使上述的一元二次方程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RtΔABC的斜边c的平方?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