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三年级数学试题 - 正文*

方程和不等式测试题

2014-5-11 0:17:54下载本试卷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友情提醒:请将所有答案或答题过程写到答题卡上(另纸)。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的值是( ▲ )

A、-3    B、3    C、9    D、-9

2、下列图形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等边三角形  B、平行四边形  C、直角梯形  D、菱形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4、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2cm和3cm,当两圆外切时,它们的圆心距d满足( ▲ )

A、   B、   C、   D、

5、已知菱形的边长为6,一个内角为60°,则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 ) 

A、6    B、    C、3     D、

6、如果x>0,那么下列函数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

A、    B、    C、y=x-1    D、

7、某校九(3)班的全体同学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喜欢各种球类的具体人数;

B、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的总人数;

C、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初中三年来喜欢各种球类的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全班同学喜欢各种球类人数的大小关系。

8、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9、一个画家在地面上把14个边长为1m的正方形,摆成如图的形式,然后他在露出的表面涂上颜色,那么被他涂上颜色的面积有( ▲ )

A、21  B、24  C、33  D、37

10、2004年6月3日中央新闻报道,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将出台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①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②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元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立方米,水费为y元,则y与x的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口袋中放有3只红球和6只黄球,这两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随机从口袋中任取一只球,取到黄球的概率是  ▲    

12、已知A点的坐标是(2,-2),A'点是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则A'点的坐标是  ▲    

13、请你写出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度数   ▲    

14、苹果的零售价格是每千克5元,一次购买10千克以上按批发价,批发价格是零售价格的8折,买15千克苹果应该付  ▲     元。

15、已知正方形内接于⊙O,P是劣弧AD上任意一点(如图),

则∠ABP+∠DCP=  ▲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解不等式组

17、已知方程

18、先化简,再求值:

19、某班同学参加环保知识竞赛,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绘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组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是1∶3∶6∶4∶2,最右边一组的频数是6。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⑴该班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

⑵成绩落在哪组数据范围内的人数最多,是多少?

⑶求成绩在60分以上(不含60分)的学生占全班参赛人数的百分率。

四、每小题7分,共14分。

20、已知一次函数当x=2时y的值为-3。

(第20题图)

 
⑴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⑵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1、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一点,

且BE=CE。求证:AE=DE.

第21题图

 


五、每小题8分,共16分。

22、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x=1,且经过(-1,4)、(0,)两点,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23、如图,在△ABD与△ABC中,∠C=∠D=90°。BD与AC相交于点E,EFAB于F。

求证:AC·AE+BD·BE=AB2

六、本题共10分。

24、如图①,一个无盖的正方形盒子的棱长为10厘米,顶点C1处有一只昆虫甲,在盒子的内部顶点A处有一只昆虫乙.(盒壁的厚度忽略不计)

⑴假设昆虫甲在顶点C1处静止不动,如图①,在盒子的内部我们先取棱BB1的中点E,再连结AE、EC1。昆虫乙如果沿路径A→E→C1爬行,那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昆虫甲。仔细体会其中的道理,并在图①中画出另一条路径,使昆虫乙从顶点A沿这条路径爬行,同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到昆虫甲。(请简要说明画法)

⑵如图②,假设昆虫甲从顶点C1,以1厘米/秒的速度在盒子的内部沿棱C1C向下爬行,同时昆虫乙从顶点A以2厘米/秒的速度在盒壁上爬行,那么昆虫乙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捕捉到昆虫甲?(精确到1秒)

七、本题11分。

25、如图,在△ABC中,AC=15,BC=18,,D是AC上一个动点(D与A、C不重合),过D作DE∥BC,交AB于E,过D作DF⊥BC,垂足为F,连结BD,设CD=x.

⑴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DF和BF;

⑵如果梯形EBFD的面积为S,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⑶如果BDE的面积为S1,那么x为何值时,S1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2006年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B

A

B

D

A

C

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2,2)

50°和130°

60

45°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解:解不等式组①得 x≥-1

解不等式组②得 x≤1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如右图: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1

17、解:设方程另一根为x2,则x1=3

由根与系数关系得:3+x2=6  ∴x2=3

m=x1·x2=3×3=9

18、解:原式=

=

,原式=

19、解:⑴该班共有参赛学生:(1+3+6+4+2)÷2×6=48(人)

⑵成绩落在第三组(即70.5~80.5)人数最多,共有6×3=18(人)

20、解:⑴由条件得:  ∴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X

0

1

Y=-2x+1

1

-1

⑵列表:

描点、画图如右图

21、证明:∵ABCD是矩形

∴∠A+∠D=90°,AB=DC

∵BE=CE

∴△ABE≌△DCE(HL)

∴AE=DE

 


23、证明:∵∠C=∠D=90°

EF⊥AB

∴∠AFE=∠C=90°

∵∠EAF=∠EAF

∴△AEF∽△ABC

∴AC·AE=AB·AF   ①

同理得 BD·BE=AB·BF ②

①+②得AC·AE+BD·BE=AB(AF+BF)

即  AC·AE+BD·BE=AB2

 
22、解:根据题意可设二次函数为:

∵图象经过(-1,4)、(0,)两点

∴这个二次函数为:

24、解:⑴如图所示

在D1D上取中点M,

连结AM和MC1,即得所

走的另一条路径(A→M

→C1)

⑵设昆虫乙至少需要t秒

时间才能捕捉到昆虫甲

由勾股定理得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

答:昆虫乙至少需要10秒时间才能捕捉到昆虫甲。

25、解:⑴∵DF⊥BC,simC=

由勾股定理得

⑵∵DE∥BC

∴△AED∽△ABC

⑶∵

∴S1有最大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