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数学中考试卷 - 正文*

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2014-5-11 0:12:19下载本试卷

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数 学 试 卷

(全卷三个大题,共22个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注意:考生可将《2006年云南省高中(中专)招生考试说明与复习指导·数学手册》及科学计算器(品牌和型号不限)带入考场使用.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2的绝对值=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54m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54的结果为          

3.如图,已知直线ab,直线cab相交,

若∠2=114°,则∠1=       

4.分解因式x3x          

5.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6.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为

如图的位置,若∠AOD=11O°,

则∠COB=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a2)3=a5   C    D

8.若a>0,则点P(-a,2)应在(  )

A.第一象限内  B.第二象限内  C.第三象限内 D.第四象限内

9.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时,如果设,那么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A    B

O

 

·

 
 C    D

B

 

M

 

A

 
10.如图,⊙O的直径为10,圆心O到弦AB的距离

OM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  )

A.4    B.6    C.7     D.8

11.已知⊙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与⊙O有交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dr       Bdr        Cdr        Ddr

12.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

AC=12、BD=10、AB=m,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10<m<12       B.2<m<22     

C.1<m<11        D.5<m<6

13.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120°,面积为3πcm2,那么这个扇形的半径是(  )

Acm   B.3cm    C.6cm    D.9cm

14.在匀速运动中,路程s(千米)一定时,速度v(千米/时)关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得分

评卷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0分)

得分

评卷人

15.(本小题6分)解方程组:

得分

评卷人

16.(本小题6分) 已知两个分式:A=,B=,其中.下面有三个结论:

①A=B;   ②A、B互为倒数; ③A、B互为相反数.

请问哪个正确?为什么?

得分

评卷人

17.(本小题8分)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   和△DEF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 填空:∠ABC=     °,BC=      

(2) 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得分

评卷人

18.(本小题8分)某公司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前期投入的开发、广告宣传费用共5000元,且每售出一套产品,公司还需支付产品安装调试费用20元.

(1)试写出总费用y(元)与销售套数x(套)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每套定价70元,公司至少要售出多少套产品才能确保不亏本?

得分

评卷人

         

19.(本小题10分)如图,AB是⊙O的直径,CB、CE分别切⊙O于点B、D,C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连结OC、OD.

(1)求证:△OBC≌△ODC;

(2)已知DE=a,AE=b,BC=c,请你思考后,选用以上适当的数,设计出计算⊙O半径r的一种方案:

①你选用的已知数是            

②写出求解过程.(结果用字母表示)

得分

评卷人

        

20.(本小题10分)青少年视力水平的下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某校为了了解初中毕业年级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一部分学生视力,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 组

频 数

频 率

3.95~4.25

2

0.04

4.25~4.55

6

0.12

4.55~4.85

25

4.85~5.15

5.15~5.45

2

0.04

合 计

1.00

请你根据给出的图表回答:

(1)填写频率分布表中未完成部分的数据;

(2)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样本容量是              

(3)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梯形ABCD的面积是           

(4)请你用样本估计总体,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写一条即可)    

                                 

得分

评卷人

21.(本小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在锐角△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

AADBCD(如图),

则 sinB=,sinC=

AD=csinBAD=bsinC

于是csinB=bsinC

同理有

所以 ………(*)

即: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1)在锐角三角形中,若已知三个元素ab、∠A,运用上述结论(*)和有关定理就可以求出其余三个未知元素c、∠B、∠C,请你按照下列步骤填空,完成求解过程:

第一步:由条件  ab、∠A             B

第二步:由条件  ∠A、∠B             C

第三步:由条件                   c

(2)如图,已知:∠A=60°,∠C=75°,a=6,运用上述结论(*)试求b


得分

评卷人

22.(本小题12分)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点Ax轴的正半轴上,点C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D在线段BC上移动(不与BC重合),连接OD,过点DDEOD,交边AB于点E,连接OE

(1)当CD=1时,求点E的坐标;

(2)如果设CD=t,梯形COEB的面积为S,那么是否存在S的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初中毕业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 2   2. 5.4×10-4   3. 66°    4. x (x+1)( x -1)   5. x≥2   6. 70°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7. D   8. B   9. A   10. D   11.B    12. C   13. B   14. 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0分)

15.(本小题6分)

16.(本小题6分)因为 B=

比较可知,A与B只是分式本身的符号不同,所以A、B互为相反数.

17.(本小题8分)

(1)∠ABC=135°,  BC=; 

(2)能判断△ABC与△DEF相似(或△ABC∽△DEF

这是因为∠ABC =∠DEF = 90°+45°=135° , 

 ∴    ∴△ABC∽△DEF.

18.(本小题8分)

(1) 解:y=5000+20x

(2)  解法1:设公司至少要售出x套产品才能确保不亏本,则有:

      70 x≥5000+20x    解得:x≥100

解法2:每套成本是  若每套成本和销售价相等则:

解得: x=100  因此公司至少要售出100套产品才能确保不亏本

19.(本小题10分)

(1)证明:∵CDCB是⊙O的切线,

∴∠ODC=∠OBC=90°

     又∵ OD=OBOC=OC, 

      ∴△OBC≌△ODC(HL)

(2)①选择a、b、c,或其中2个均给分;

 ②若选择a、b:由切割线定理:a2=b(b+2r) ,得r=.

若选择a、b、c:

方法一:在Rt△EBC中,由勾股定理:(b+2r)2+c2=(a+c)2,得r=.

方法二:Rt△ODE∽Rt△CBE,得r=.

方法三:连结AD,可证:AD//OC,得r=.

若选择a、c:需综合运用以上的多种方法,得r=.

若选择b、c,则有关系式2r3+br2-bc2=0.

(以上解法仅供参考,只要解法正确均给分)

20.(本小题10分)

⑴第二列从上至下两空分别填15、50;第三列从上至下两空分别填0.5、0.3

⑵5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50    ⑶0.8

⑷本题有多个结论,只要是根据频率分布表或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有关信息,并且用样本估计总体所反映的结论都是合理的.例如,该校初中毕业年级学生视力在4.55~4.85的人数最多,约250人;该校初中毕业年级学生视力在5.15以上的与视力在4.25以下的人数基本相等,各有20人左右等.

21.(本小题10分)

(1) 第一步:;          第二步:∠A +∠B +∠C =180°;

第三步:a、∠A、∠C或b、∠B、∠C,   

(2)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B=180°-60°-75°=45°

所以,由 即:解得

22.(本小题12分)

解:(1) 正方形OABC中,因为EDOD,即∠ODE =90°

所以∠CDO+∠EDB=90°,即∠COD=90°-∠CDO,而 ∠EDB =90°-∠CDO

所以∠COD =EDB   又因为∠OCD=∠DBE=90°

所以△CDO∽△BED

所以,即,得BE=

则:

因此点E的坐标为(4,).

(2) 存在S的最大值.

由△CDO∽△BED

所以,即BE=tt2

×4×(4+t-t2)

故当t=2时,S有最大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