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探索性专题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每小题5分,共50分)
1. 观察: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
通过观察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21995的未位数是 。
2. 瑞士中学教师巴尔米成功地从光谱数据、
、
、
…中得到巴尔
米公式,从而打开了光谱奥妙的大门,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七个数 。
3. 下列是一个有规律排列的数表: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第n例…
第1行:
…
…
第2行:
…
…
第3行:
…
…
上面数表中第9行,第7列的数是 。
4. 观察下面一列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按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9个数是 。
行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一 | 1 | 3 | 5 | 7 | |
二 | 15 | 13 | 11 | 9 | |
三 | 17 | 19 | 21 | 23 | |
四 | … | … | 27 | 25 |
5. 将正奇数如下表排列:
按表中的排列规则,数
2005应排在第 行第 列。
6. 已知n(n≥2)个点P1、P2、P3…Pn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设Sn表示过这n个点中的任意2个点所作的所有直线的条数,显然S2=1,S3=3,S4=6,S5=10…,由此推断Sn= 。
7. 如图,摆第1个“小屋子”要5枚棋子,摆第二个要11枚棋子,摆第3个要17枚棋子,则摆第30个“小屋子”要 枚棋子。
(1) (2) (3)
8. 用同样大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则第n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 枚(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 个。
10. 在数学活动中,小明为了求+
+
+
+…+
的值(结果用n表示),设计如图1所示的几何图形。
(1)请你利用这个几何图形求+
+
+
+…+
的值为 。
(2)请你利用图2,再设计一个能求+
+
+
+…+
的值的几何图形。
(1) (2)
二、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1. 已知,Rt△AOB中,∠AOB=90°,OA=3cm,OB=4cm,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P、Q分别为AB边、OB边上的动点,它们同时分别从点A、O向B点匀速运动,移动的速度为1cm/s,设P、Q移动时间为ts(0≤t≤4)。
(1)过点P作PM⊥OA于M,证明,
并求出点P的坐标(用t表示)。
(2)求△OPQ的面积S(cm2)与移动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t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并求出S的最大值。
(3)请你探索:当t为何值时,△OPQ为直角三角形。
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A⊥x轴于点A(1,0),DB⊥x轴于点B(3,0),直线CD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F、E,S四边形ABDC=4。
(1)若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3,求k的值;
(2)试探索在x轴正半轴上存在几个点P,使△EPF为等腰三角形,并求出这些点的坐标。
13. 下图中,图(1)是一个扇形AOB,将其作如下划分:
第一次划分:如图(2)所示,以OA的一半OA1为半径画弧,再作∠AOB的平分线,得到扇形的总数为6个,分别为:扇形AOB,扇形AOC,扇形COB,扇形A1OB1,扇形A1OC1,扇形C1OB1;
第二次划分:如图(3)所示,在扇形C1OB1中,按上述划分方式继续划分,可以得到扇形的总数为11个;
第三次划分:如图(4)所示:…依次划分下去。
(1) (2) (3) (4)
(1)根据题意,完成下表:
划分次数 | 扇形总个数 |
1 | 6 |
2 | 11 |
3 | |
4 | |
… | … |
n |
(2)根据上表,请你判断按上述划分方式,能否得到扇形的总数为2005个?为什么?
14. 下列各图是由小三角形拼凑而成的图形。
(1) (2) (3)
(1)请观察每一个图形中小三角形的个数,并完成下表:
层数n | 1 | 2 | 3 | 4 | 5 | … |
小三角形的总数m | … |
(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把n作为横坐标,把小三角形的总数m作为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各点(n,m)其中1≤n≤5;
(3)请你猜一猜,上述各点会在某一函数图象上吗?如果在某一函数的图象上,请写出该函数的表达式。
15. 已知抛物线y=x2+(2n-1)x+n2-1(n为常数)
(1)当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并且顶点在第四象限时,求出它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设A是(1)所确定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它位于x轴下方,且在对称轴左侧,过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再作AB⊥x轴于B,DC⊥x轴于C;
①当BC=1时,求矩形ABCD的周长;
②试问矩形ABCD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大值?如果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并指出此时A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解答
一、填空题
(1)8;(2);(3)
;(4)90°;(5)251,4;(6)
;(7)179;
(8)4n+4(或4(n+1)或4(n+2)-4或(n+2)2-n2);(9)40;(10)①1-
二、11. ①作PN⊥OB,OB⊥OA
∵PM⊥OA,OB⊥OA
∴PM∥BO
∴△AMP∽△AOB
∴
又∵OA=3,OB=4
∴AB==5
又∵AP=1×t=t
∴
∴AM=t,
∴PM=t
∴PN=OM=OA-AM=3-t
∴P点坐标为(t,3-
t)
②S△OPQ=OQ·PN=
t·(3-
t)=-
t2+
t=-
(t-
)2+
∴当t=s时,S有最大值为
cm2
③在△OPQ中,∠POQ<90°,∠POQ<90°,
要使△OPQ为Rt△,只能∠OPQ=90°,
若Rt△PNO∽Rt△QNP,可得∠OPQ=90°,
只要,即PN2=ON·NQ,
可证Rt△PNO∽Rt△QNP。
∵PN=3-t,ON=PM=
t,NQ=OQ-ON=t-
t=
t
∴(3-t)2=
t·
t
∴t1=3,t2=15(不合题意,舍去)
即当t=3(S)时,△OPQ为Rt△。
12. (1)∵A(1,0) B(3,0) ∴AB=2
∵S四边形ABCD=(AC+BD)×2=4
∴AC+BD=4
设C(1,y1), D(3,y2)
∵y=kx+3, ∴y1=k+3,y2=3k+3
∴y1+y2=4k+6即4k+6=4,得k=-
(2)有2个①当点P在线段OF上时,
在y=-x+3中,令y=0得x=6
∴F(6,0)
∴B(3,0)是线段OF的中点,
∴D为线段EF的中点
过点D作EF的垂线DP交x轴于点P,则点P为满足条件的点。
∵Rt△PDB∽Rt△DFB ∴PB=
在直线CD的解析式y=-x+3中,令x=3,得y=
,即DB=
又BF=3,∴PB=
∴OP=OB-PB=3-
∴点P(,0)
②当点P在点F右边时,∵FP=EF=
∴OP=OF+FP=6+3 此时P(6+3
,0)
13. (1)16,21,……5n+1
(2)不能够得到2005个扇形,
因为满足5n+1=2005的正整数n不存在。
14. (1)1,4,9,16,25
(2)略
(3)m=n2
15. (1)y=x2-3x
(2)①矩形周长为6
②当x=时,矩形周长最大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