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数学试卷 - 初中数学中考试卷 - 正文*

中考数学三角练习形练习

2014-5-11 0:12:23下载本试卷

中考复习系列《图形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三角形

初三(  )班  学号:  姓名:          

一、中考知识要点

1、三角形基本概念

(1)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   

(3)外角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    的两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    的内角。(填“不相邻”或“相邻”)

(4)角平分线:OC是,则∠   =∠   =  

角平分线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    的两边的距离    

OC是,P是OC上一点,

PE,则   =  

(5)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       的距离    

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是CD上一点,

O是垂足,则  =    ,    =  

(6)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心);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心)。

(7)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    第三边,并且等于         

2、特殊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简写成:等边对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底边上的    、底边上的高       

(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也相等,

简写成:等角对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    也相等,

简写成:等边对   

(4)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5)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3)勾股定理:

在RtABC中,AB=a, BC=b, AC=c,则a,b,c满足关系:     

a=      ,b=      ,c=      

在RtABC中,AB=5,BC=4,则AC=    .

在RtABC中,AB=4,BC=3,则AC=    .

在RtABC中,AB=1,AC=2,则BC=    .

(4)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为a,b,c,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在RtABC中,  D是AC边的中点,

已知AC=4,则BD=   

3、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周长的比都等于    比。

对应面积的比等于        

(2)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①如果两个三角形  角对应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  边对应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  边对应     ,且      ,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    ,对应角    ;对应边、对应中线、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     ;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    

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如图)

(1) 边角边(SSS)                

∵AB=A′B′  BC=B′C ′ _______=_____∴△ABC≌△A′B′C′ 

(2)边角边(SAS)

∵AB=A′B′ ∠B=∠B′ _______=_____          

∴△ABC≌△A′B′C′

(3) 角边角(ASA)

*∠B=∠B′ ____=_____  ∠C=∠C′ ∴△ABC≌△A′B′C′

(4) 角角边(AAS)

∵∠A=∠A′ ∠C=∠C′ _______=_____ 

∴△ABC≌△A′B′C′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斜边直角边定理(  

*AB=A′B′ _____=_____

∴Rt△ABC≌Rt△A′B′C′                    

5、三角形的面积

(1)一般三角形:S=      (h是a边上的高)

(2)直角三角形:S=    =    (a,b是直角边,c是斜边,h是斜边上的高)

(3)等边三角形:S=      (a是边长)

例1、  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

BC=10cm,求CE的长。

分析:AFE是ADE翻折得到的,则AFE   ADE


习题1、如果ABC∽,相似比k=1∶2,

ABC与的周长比为    ABC与的对应高线比为   

*ABC与的对应边的中线比为   

ABC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比为  

ABC与的面积比为    

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

A AB=DE,BC=EF, ∠A=∠D   B ∠A=∠D, ∠C=∠F,AC=EF

C ∠B=∠E,∠A=∠D,AC=EF   D AB=DE,BC=EF, △ABC的周长等于△DEF的周长

3、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  ∠A=∠A′,∠B=∠B′,∠C=∠C′   B  BC=B′C′,AC=A′C′,∠B=∠B′

C  AC=A′C′,∠A=∠A′,∠B=∠B′  D  ∠A=∠A′,∠B=∠C′,AC=A′C′

4、如图,AB=DB,BC=BE,要使△AEB≌△DCB,

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

A ∠A=∠D  B ∠E=∠C  

C  ∠A=∠C  D ∠ABE=∠DBC

1.如图,ACBDBCAD,说明△ABC和△BAD全等的理由.


2、如图,∠BDA=∠CEAAEAD.求证:ABAC

3.如图,∠1=∠2,∠B=∠D,△ABC和△ADC全等吗?


4、如图,ABDEACDFBCEF,△ABC与△DEF全等吗?

5、如图,AEDBBCEFBCEF,说明△ABC和△DEF全等的理由.


6、如图,AB=AD,AC=AE,∠BAE=∠DAC,

△   ABC与△ADE全等吗?

7、如图,已知ABACBDCE,说明△ABD≌△ACE.

 

8、如图,∠C=∠DCEDE.求证:∠DAB=∠ABC


9、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BC的中点,∠BAC=90°,延长AD至E,使DE=AD,连BE,求证:△ABE≌△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