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31)统计1
〖考试内容〗
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抽样,总体,个体,样本.
加权平均数.数据的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极差和方差.
样本估计总体.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总体的平均数、方差.
统计与决策,数据信息,统计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考试要求〗
①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②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③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④会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与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⑤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
⑥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考点复习〗
1.普查与抽样调查
[例1]下列调查,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的是( )
A、了解贵阳市居民年人均收入
B、了解贵阳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贵阳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D、了解某一天离开贵阳市的人口流量
2.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例2]甲、乙两名运动员在6次百米跑训练中的成绩如下. (单位:秒)
甲 | 10.8 | 10.9 | 11.0 | 10.7 | 11.2 | 10.8 |
乙 | 10.9 | 10.9 | 10.8 | 10.8 | 10.5 | 10.9 |
请你比较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平均数、中位数,谈谈你的看法.
3.极差、方差
[例3]下表给出了苏州市2005年5月28日至6月3日的最高气温,则这些最高气温的极差是 ℃。
日期 | 5月28日 | 5月29日 | 5月30日 | 5月31日 | 6月1日 | 6月2日 | 6月3日 |
最高气温 | 26℃ | 27℃ | 30℃ | 28℃ | 27℃ | 29℃ | 33℃ |
[例4](2005徐州)小明和小兵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8次测试成绩(分)如下表:
测试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小明 | 10 | 10 | 11 | 10 | 16 | 14 | 16 | 17 |
小兵 | 11 | 13 | 13 | 12 | 14 | 13 | 15 | 13 |
(1)根据上表中提供的数据填写下表:
平均数(分) | 众数(分) | 中位数(分) | 方差 | |
小明 | 10 | 8.25 | ||
小兵 | 13 | 13 |
(2)若从中选一人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你认为选谁去合适呢?请说明理由.
4.数据的选择和应用
[例5]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
[例6] 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
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
(1)两段台阶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娈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 |
上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并且数15,16,16,14,14,15的方差,数据11,15,18, 17,10,19的方差
〖考题训练〗
1.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 该社区工有500户, 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125户、280户和95户。 已知该市有100万户家庭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
A. 该市高收入家庭约25万户
B. 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56万户
C. 该市低收入家庭业19万户
D. 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好,所以不能据此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2.某住宅小区6月份随机抽查了该小区6天的用水量(单位:吨),结果分别是30、34、32、37、28、31,那么,请你估计该小区6月份(30天)的总用水量约是 吨.
3.一组数据3、8、8、19、19、19、19的众数是_______。
4已知一组数据5,15,75,45,25,75,45,35,45,35,那么40时这一组数据的( )
A.平均数但不是中位数
B.平均数也是中位数
C.众数 D. 中位数但不是平均数
5.期中考试后,学习小组长算出全组 5位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M,如果把M当成另一个同学的分数,与原来的5个分数一起,算出这6个分数的平均值为N,那么M:N为( )
A 5:6 B 1 C 6:5 D 2
去皮前各菠萝的质量 | 1.0 | 1.1 | 1.4 | 1.2 | 1.3 |
去皮后各菠萝的质量 | 0.6 | 0.7 | 0.9 | 0.8 | 0.9 |
6.图(1)(2)是根据某地近两年6月上旬日平均气温情况绘制的折线统计图,通过观察图表,可以判断这两年6月上旬气温比较稳定的年份是__________。
7.对甲、乙两台机床生产的零件进行抽样测量,其平均数、方差计算结果如下:
机床甲:=10,
=0.02;机床乙:
=10,
=0.06,由此可知:________(填甲或乙)机床性能好.
8.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克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
甲包装机 | 乙包装机 | 丙包装机 | |
方差(克2) | 31.96 | 7.96 | 16.3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中, _______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定.
9.甲、乙两班各有51名同学,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甲、乙两班的中位数分别是66分、79分,若不少于79分算优秀,则甲、乙两班优秀率高的班级是_____________。
10.某水果店有200个菠萝,原计划以2.6元/千克的价格出售,现在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水果店决定将所有的菠萝去皮后出售。以下是随机抽取的5个菠萝去皮前后相应的质量统计表:(单位:千克)
(1)计算所抽取的5个菠萝去皮前的平均质量和去皮后的平均质量,并估计这200个菠萝去皮前的总质量和去皮后的总质量。
(2)根据(1)的结果,要使去皮后这200个菠萝的销售总额与原计划的销售总额相同,那么去皮后的菠萝的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
11.某地连续九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
最高气温(℃) | 22 | 23 | 24 | 25 |
天数 | 1 | 2 | 2 | 4 |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分别是( )
A、24、25 B、24.5、25
C、25、24 D、23.5、24
12.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俩的成绩分别如下表:
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表:
姓名 | 极差 (分) | 平均成 绩(分) | 中位数 (分) | 众数 (分) | 方差 |
小王 | 40 | 80 | 75 | 75 | 190 |
小李 |
(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含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3分)
(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应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2分)
①.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 )
A、电视机厂要了解一批显象管的使用寿命
B、要了解我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C、要了解我市“阳山水蜜桃”的甜度和含水量
D、要了解你校数学教师的年龄状况
②.为发展农业经济,致富奔小康,养鸡专业户王大伯2004年养了2000只鸡,上市前,他随机抽取了10只鸡,称得重量统计如下表:
重量(单位:kg) | 2 | 2.2 | 2.5 | 2.8 | 3 |
数量(单位:只) | 1 | 2 | 4 | 2 | 1 |
估计这批鸡的总重量为 kg.
③数据“1,2,1,3,1”的众数是 ( ).
A.1 B.1.5 C.1.6 D.3
④.六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别为2、3、3、5、10、13,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为 ( )
A、3 B、4 C、5 D、6
⑤.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 18 | 19 | 20 | 21 | 22 |
人 数 | 1 | 4 | 3 | 2 | 2 |
则这个队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是( )
A、19,20 B、19,19
C、19,20.5 D、20,19
⑥.小明五次测试成绩如下:91、89、88、90、92,则这五次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
⑦.小洪和小斌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分析,你认为他们中成绩较为稳定的是
.
⑧.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
A. 服装型号的平均数
B. 服装型号的众数
C. 服装型号的中位数
D. 最小的服装型号
⑨.射击集训队在一个月的集训中,对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10次测试,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填写下表:
平均数 | 众数 | 方差 | |
甲 | 7 | 1.2 | |
乙 | 2.2 |
(2)如果你是教练,会选择哪位运动员参加比赛?请说明理由。
![]() |
⑩.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选拔一人参加今年六月份的全县中学生数学竞赛,每个月对他们的学习水平进行一次测验,下图是两人赛前5次测验成绩的折线统计图.
(1)别求出甲、乙两名学生 5次测验成绩的平均数及方差.
(2)如果你是他们的辅导教师,应选派哪一名学生参加这次数学竞赛.请结合所学统计知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