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

2014-5-11 0:27:23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54×0.5分=28分)

1、 平静的水池中,水深5m,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105km,夜晚池边的人看到月球在池中的像,这像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像距离水面的距离为    m。

2、当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   度;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变而将镜面旋转30°,此时反射角为     度。

3、有一高为1.7m的人站在直立的穿衣镜前距镜面1m处,这时镜中人的像

   m;若将穿衣镜移到像所在的位置,则镜中此时的人像高   m,像离人    m。

4、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会同时发生         现象,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即折射光线向法线    (填“靠近”或“远离”);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后两空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O点后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分界面是  ,入射光线为   ,界面的   方是玻璃。

6、一个物体从距离凸透镜5倍焦距处沿主轴移到3倍焦距处的过程中,它的像是     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   的。(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凸透镜成象时,像由缩小到放大的分界点在凸透镜     处,像由实象变虚象的分界点在凸透镜     处。

8、如图所示,是光线从空气射向某一透明物质时发生的现象,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

9、物距是指       的距离,照相机在拍摄景物时,它的焦距和物距的关系是     ,胶卷上所成的物体      的实象(填像的性质),是由通过凸透镜的光线    而成的。

10、“鱼在云中游”,在这句话中,我们所看到的鱼是鱼的   像(选填“虚”或“实”)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云是云的   像(选填“虚”或“实”)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1、光从某种介质斜射向空气,已知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是55°,折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  度,折射角是  度。

12、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17.5  ,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为1  。通常情况下,人步行的速度是5    

13、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12.34cm、12.32cm、12.35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14、两辆车一前一后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的大小相同。若以后面的车为参照物,则前面的车是    的,路边的树木是   的,后面车上坐着的乘客是    。而题目中这两辆车匀速行驶,这里的行驶是以   为参照物的。即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这就是运动的    性。

15、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16、在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17、“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在这句歌词中,运动着的物体是  ,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18、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80m,则它的速度是   m/s,它在8s内能通过的路程是   m,通过2.4km的路程需要时间   min。

19、甲、乙两个同学分别用纸条、大头针和刻度尺测量某圆柱体的周长。甲同学用纸条在圆柱体上紧密绕10层,在纸条的重叠处扎个孔,量出总长再除以10,得到圆柱体的周长,乙同学用纸只紧绕一层的方法测量圆柱体的周长,你认为是   同学的测量方法正确,理由是               

20、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10m;

(1)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m,甲乙同时起跑,则   到达终点。(选填“甲先”、“乙先”或“同时”)

(2)要让甲乙同时起跑,同时到达,则乙应从起跑线前移   m。

二、选择题(18×2分=36分)

21、小孔成象盒的小孔和毛玻璃的距离为10厘米,对着前方高10米的一棵树在屏上能看到树的像,若人到树的距离为50米,则(   )

A、屏上的像是正立的,像高1厘米  B、屏上的像是正立的,像高2厘米

C、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像高1厘米  D、屏上的像是倒立的,像高2厘米

22、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恰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是(   )

A、30°       B、35°      C、40°      D、45°

23、如图所示,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平面镜应在纸面内(   )

A、顺时针转动30°        B、顺时针转动45°

C、顺时针转动50°        D、顺时针转动75°

24、关于平面镜成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

 
B、在平面镜的前方,但不在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

C、在平面镜后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形成像

D、在平面镜后方的物体,会遮住平面镜内的虚象

25、如图所示,M1、M2两个平面镜互相垂直,

组成了一个反射器,光线AO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

沿与AO平行的方向“反向射回”,若入射光线AO

不动,将反射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反射光线O'B将(   )

A、沿逆时针方向偏转       B、沿顺时针方向偏转

C、不发生偏转          D、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偏转

2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27、凸透镜不能成(  )

A、放大的实象  B、缩小的实象  C、放大的虚象   D、缩小的虚象

28、如图所示,F和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个位置,若要使光屏上接到的像达到最大,则蜡烛应放在(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9、要使在距凸透镜2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在以下凸透镜中,应选用

A、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  )

C、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5cm的凸透镜

3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的正前方100cm处有一个物体,如果该物体向凸透镜靠拢70cm,则该物体经凸透镜形成的像为(  )

A、倒立、放大的实象       B、倒立、缩小的实象

C、正立、放大的虚象       D、等大、倒立的实象

31、一小车在40米长的平直轨道上运动,前4秒内通过10米,接着又以5m/s的速度运动到终点,则小车在全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4m/s      C、2.5m/s      D、3.75m/s

3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物体长0.980米,之后发现这把尺比标准米尺长了0.002米,则该物体的实际长度约为(  )

A、1.000米    B、0.982米    C、1.002米     D、0.978米

33、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

3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5,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   )

A、5:8      B、8:15     C、10:9      D、6:5

35、利用刻度尺测量铁管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为4.23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dm     B、1cm    C、1mm      D、无法判断

36、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7、一列队伍长40米,经过长度为80米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分钟。若可将队伍前进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队伍前进的速度为(   )

A、2 m/s     B、1.3 m/s    C、0.67 m/s      D、2.3 m/s

38、某物体在前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20 m/s,后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30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 m/s    B、24 m/s     C、25 m/s      D、50 m/s

三、作图题:(5×2分=10分

39、在图1中,S为光源,而S'为S的像,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40、在图2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1、在图3中,O1A和O2B是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光线。用作图法确定点光源的位置

42、运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在如图的光屏上表示出光线到达的范围(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作图)


四、实验与应用题:(5×2分+3=13分)

43、如图4所示,木块的长度从A尺看是   

从B尺看是   

44、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

在车到如图5所示的位置A处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

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

是8时48分,则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

45、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哈尔滨东

哈尔滨

沈阳北

北京

K18次

到站时间

——

20:14

02:23

09:30

发车时间

20:00

20:32

02:31

——

可知,K18次列车全程运行的时间约    h,列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km/h。

46、给你一副眼镜,怎样辨别它是老花眼镜,还是近视眼镜。试设计3种不同的方法。

五、计算题:(4分+4分+5分=13分)

47、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出,沿平直的公路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汽车的速度为15m/s,乙汽车的速度是72km/h,试求甲乙两汽车行驶1min后相距多远?

48、一列火车用15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个长3.3km的隧道需要4min,则这列火车全长为多少米?

49、一束光线与地面成20°,照到一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恰好水平方向,则平面镜与地面的夹角为多少?画图并计算。

六、附加题(10分)

一人位于河边看对岸的一棵树AB在水中的像,当人离河岸后退超过6m时就不能看到整个树的像。已知人高1.5m,河两岸都高出水面1m,河宽40m,求此树高是多少?

答案纸       班级:______姓名:___

一、填空题(54×0.5分=28分)

1、______ ______ 2、______ ______ 3、______ ______ ______ 

4、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______ ______ ______ 

6、______ ______ 7、______ ______ 8、______ ______

9、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0、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11、______ ______ 12、______ ______ ______ 13、______ 

14、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5、______ 16、______ ______ 

17、______ ______ 18、______ ______ 19、______ ______ 20、______ ______

二、选择题(18×2分=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作图题:(5×2分=10分


 


四、实验与应用题:(5×2分+3=13分)

43、__________  __________ 44、______________ km/h 。 45、_______h  _______ 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