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

2014-5-11 0:27:23下载本试卷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

 一. 填空:(24×1分=24分)

 1. 放射性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信息:小小的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现在已经确定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质子带____________电。

 2. 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试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它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消除了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_。

 3. 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也等于___________

 4. 力是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是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_,学校、实验室中常用___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6. 物质是由大量___________组成的,它直径的数量级为___________m。

 7. 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落木萧萧下”的过程是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而“滚滚来”的长江水蕴涵丰富的___________能。

 8. 同种材料做成的甲、乙两实心小球,质量之比为4:5,则在同一地点它们的重力之比为__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

 9. 以下事例与下图中实验相符的是___________(只需填序号)。

(1)    冷水与热水混合变成温水。 (2)细沙和灰尘弥布与空气里形成沙尘暴。 (3) 磨光的铅块压紧后不易分开。  (4)放煤炭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发黑。

 10. 如上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

示数是___________。

二. 选择题:(12×2分=24分)

 11. 下列物体中,质量为0.2kg的可能是(  )

  A. 一头大象     B. 一只苹果   C. 一台电视机    D. 一只蚂蚁

 12. 人们要认识事物,应要对事物进行比较,就要引入相应的物理量,要完成下列几幅图给出的比较,引入的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

  A. 长度   B. 速度   C. 密度   D. 温度

 13.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足球的受力情况是(  )

  A. 受踢力  B. 只受重力  C. 既受踢力,也受重力  D. 不受踢力,也不受重力

 14. 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旱冰鞋上装有圆轮     B. 运动鞋的鞋底做出凸凹不平的花纹

  C. 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D. 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

 15. 下列情况中,力的大小约为1N的是(  )

 A. 蚂蚁拖米的拉力  B. 托住两个鸡蛋的力  C. 拖拉机的拉力  D. 长征系列火箭的推力

 16. 将两块表面平滑洁净的铅块压紧后,会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并能吊起适当质量的物体,这个实验的实质是证明(  )

  A. 分子间无间隙  B 分子间的无规则运动减弱  C.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作用

 17. 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 自行车绕过螺旋形轨道     B. 风车匀速转动

  C. 自行车沿着平直公路匀速前进  D. 汽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18. 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 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 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 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剧烈

 19. 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物体体积大小有关        B. 与物体运动方向有关

  C. 与所受的拉力或推力大小有关   D. 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0. 某建筑工地需要长1m、宽0.5m、高0.2m的长方体花岗岩条石217块,现派一辆载重为4t的货车去加工厂运回,已知花岗岩的密度为。这辆货车将这些条石全部运回,需运(  )

  A. 14趟   B. 15趟   C. 16趟   D. 17趟

 21.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

  A. a液体的比热容大      B. b液体的比热容大

  C. 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22. A地海拔高度1035m,B地海拔高度1045m,若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A地和B地,那么在哪一个地点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

  A. 在B地大   B. 在A地大   C. 在两地一样大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三. 作图题:(2×2分=4分)

 23. 物体受到作用在A点,方向水平向右的12N的拉力,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图示。

 24. 质量为5kg的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四. 阅读题:(5分+4分+8分,共17分)

 25. 今年,是人类航空101周年。1903年12月14日,美国俄亥俄州开自行车修理铺的莱特兄弟用自制的“飞行者1号”飞机首次实现了动力飞行:飞行时间12s,飞行距离36.6m。从此之后。人类步入了航空时代。

  (1)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成功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1分)

  此后,人们对莱特兄弟成功地制成飞机的消息普遍持怀疑的态度。有的专家竟然断言说:“不可能造出比空气重的飞行器。”

  (2)他们所说的“比空气重”的意思为(  )(2分)

  A. 比地球上所有的空气都重      B. 密度比空气的大

  C. 密度比空气小           D. 比任意体积的空气都重

为了打消人们的疑虑,莱特兄弟到世界各地做巡回表演。1908年8月8日,他们在法国巴黎进行了一次轰动世界的飞行表演。当时,因为发动机的功率不够大,为了减小起飞距离,他们把飞机安在一台水平的轨道车上,在远处搭起一个高架子,上面吊着一个用绳子拉着飞机的重物,当重物下落时,就拉着飞机加速。

  (3)重物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  )(2分)

  A. 转化成了重物和飞机的动能    B. 只转化成了飞机的动能

  C. 只转化成了重物的动能      D. 只转化成了飞机的势能

 26. 阅读下面短文。(4分)

  “叮铃铃……”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看才6:30,该死的闹钟!我走到阳台上,深深地呼吸早晨的空气,用力拉了几下拉力器,多好的星期六的早晨!忽然听得老妈喊:“快点!你今天不是要补课吗?”我听得大惊,赶紧胡乱地洗了把脸,抓起桌上的早点就往楼下冲。

  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边走边吃早点,听说月球上的物体只有地球上的1/6重,那该多好啊!书包就没这么重了,一不小心踩上了一块香蕉皮,差点摔倒,手里的早点也掉在地上,哎,有辆自行车骑骑该多好!又快活又省力,还应该是变速的。老爸说了,考了第一名才买,可我宁愿不要。正在胡思乱想,忽然看见有一颗石子躺在地上,我一脚把它踢得老远,可我的脚趾头也开始疼了。

  走到教室门口,感觉好像有人躲在门后角落里,原来是胖子大佬,这个家伙真令人呕心!平常仗着自己力气大,总是欺负人。哈哈,今天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了。我假装没看见,抓住门把手用力往里推了一下,只听得“哎哟”……“王明,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原来老师正叫我……

  请从上面的短文中找出2个跟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分别将其涉及的物理知识,填入下表的空格内。

短语或句子

对应的物理知识

用力拉了几下拉力器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7. 请同学们阅读自学下列文章:(8分)  牛顿第三定律

  我们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互相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把两个弹簧测力计A和B联结在一起(如图所示),用力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指出弹簧测力计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指出弹簧测力计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3分)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__________。(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1分)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2分)

  A.    B.    C.    D. 无法比较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2分)

  A.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C.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D. 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五. 实验探究:(3分+7分+5分+4分,共19分)

 28. 某同学在课外进行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3分)

弹簧受到的拉力/N

0

0.49

0.98

1.47

1.96

2.45

2.94

3.92

弹簧的长度/cm

2

3

4

5

6

7

5.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性质的弹簧能够用来测量的力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30. 以马铃薯为原料的淀粉厂的收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需要测出马铃薯的密度,从而根据下表确定其所含淀粉百分率和收购价。

  (1)根据下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马铃薯的密度(

1.08

1.10

1.12

1.14

1.15

所含淀粉百分率

14

18

22.5

26.5

29

收购价(元/kg)

0.40

0.44

0.50

0.60

0.80

  (2)若手边有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水、量筒、刻度尺、小刀、干净马铃薯,请你选其中部分器材,设计出一种测马铃薯密度的方案。

  ①选用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根据选用的器材,写出测量步骤(注明所测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测出的物理量写出马铃薯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1分)

 31. 在两个烧杯内中分别盛有纯酒精和纯水,请你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只要求说出区分的方法并明确说出结论,不用叙述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至少写出2种方法)

 六. 生活与物理:(2分+2分+8分,共12分)

 32. (2分)某同学在他父亲单位发现一种现象,该单位有500人,每天早晨上班时工作人员总要倒掉暖瓶中剩余的水而重新打一瓶开水,他认为这样太浪费。为此他做了如下计算证明。请你与他一起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

  (1)若每人每天用一暖瓶水,倒掉的剩余水是2kg,若一个月上班时间按22天计算,500人一个月共浪费水__________

  (2)若该单位是用电热器烧水的,每烧开1kg的水需消耗0.12度电,按最新物价局公布的物价,现电费是0.52元/度,水费是2.40元/ ,则该单位一个月浪费的资金为_________元。

  34.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 A. 轮胎上刻有花纹     B. 车轮做成圆形

 C. 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 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 脚踏板凹凸不平   

 F. 刹车时用力捏闸      G. 车轴处装有滚珠       H. 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

  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1分)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1分)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_______;(1分)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受到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朝_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1分)

  (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