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2、过度晒太阳会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是由于太阳光含有 造成的。
3、在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 。
4、如右图所示,光从介质
斜射入介质
。(填“空气”或“水”)
5、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的所有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
6、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当他远离镜子1m时,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 。
7、“不见其人,只听其声”也能判断出是谁在讲话,这主要依据 来判断的。
8、小明用镜子晃小红的眼睛是太阳光射到镜子上发生了 反射。
9、在太阳光的光谱中,靠近红色光的不可见光是 ,靠近紫色光的不可见光是 。
10、潜望镜是 镜。近视眼镜是 镜。(填凹透镜、凸透镜或平面镜)
1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在胶片在成 、 、 像。
|





此钟面所示的实际时间是: 。
13、一个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平面镜子,
他在镜子中的像大小
。(填“变大、不变、变小”)
14、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0,反射角是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角是 。
15、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右图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 沸点 /℃ | 沸点 /℃ |
水银 | -38.8 | 357 |
酒精 | -117 | 78.5 |
水 | 0 | 100 |
|
①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 | 0 | 2 | 4 | 6 |
温度计的示数(℃) | 0 | 0 | 0 | 2 |
现象 | 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 | 有少量的冰,较多的水 | 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 全都是水 |
17、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二、选择题(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题前的括号里。每题1.5分,共37.5分)
(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树木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与在水中的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 太阳光中有人眼看得见的可见光,也包含人眼看不见的光。
D、 光和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其他物质中传播速度要大。
( )20、下列声源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A、蝴蝶飞行时扑翅膀 B、国旗在风中振动
C、医院里的“B超” D、地震前震源发出的次声波
( )21、声在下列那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
A、水 B、玻璃 C、空气 D、油
( )2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A、90dB B、70dB C、50dB D、30dB
( )23、昆虫在飞行时抖动翅膀发生声音,蜜蜂每20s翅膀振动8800次,蚊子每5s翅膀振动3200次,苍蝇每10s翅膀振动3520次,那么它们翅膀振动频率最大及音调最低的是:
A、苍蝇,蚊子 B、蜜蜂,苍蝇 C、蜜蜂,蚊子 D、蚊子,蚊子
( )24、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 )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叫目镜。
B、 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C、 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 显微镜目镜观察到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 )26、近视眼产生的原因及矫正的方法是:
A、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矫正的方法是戴上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B、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矫正的方法是戴上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C、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矫正的方法是戴上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矫正的方法是戴上合适度数的凹透镜
( )27、马戏团训狗员,想要狗按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觉这些信号,可采取的措施是:
A、给狗喂食 B、以手示意 C、用灯泡发光 D、用超声波
( )2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D、实像能用光屏承接收到,而虚像不能
( )29、下列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


|
镜子 光的传播
|


|
透镜 镜子
( )30、为了减弱噪声,下面措施中不一定可行的是:
A、 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植树造林
B、 进行技术革新,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C、换用大型设备施工 D、通过法律途径,环保部门取缔邻近居民的歌厅
(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振动的物体,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振动的频率,跟介质的性质无关
C、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 Hz ~20000Hz,叫可闻声波
D、声音可以在真空、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 )32、一个人向南站在太阳光底下,影子在他的右侧,这个时候
A、下午 B、正午 C、夜晚 D、上午
( )33、下列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海市的晨楼
( )34、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是:
A、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是实像
B、看到的鱼是光的反射现象,是虚像
C、看到的白云是光的折射现象,是实像
D、看到的白云是光的反射现象,是虚像
( )35、关于光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在水面上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靠近水面一些
B、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声在真空中速度是340m/s
D、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36、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A、200 B、500 C、300 D、600
( )37、烛焰通过相距15cm远的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等于15cm
B、像是正立的,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小于15cm
C、像是倒立的,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大于15cm
D、像是倒立的,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小于15cm
( )38、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 )39、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 D.蜡的熔化过程
( )40、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 )4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 )42、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39℃,40℃ C.38℃,40℃ D. 39℃,39℃
( )43、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三、作图题(4题,共5分)
|
![]() | |||||
| |||||
![]() | |||||
300
![]() | ||||
|
45、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中物体的像。 (2)
46、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3)、 (4)
![]() | |||
![]() | |||
47、请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四、实验和探究题
48、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请你说出三种方法把它们判断出来,并说出每种方法的依据?(每一问1分,共3分)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4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请你根据自己探究出来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图上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包括像的大小、正倒、大概位置)。并说出生活中有那一种器材应用此原理?(共2.5分)
50、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 / 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温度 / ℃ | 98 | 91 | 85 | 80 | 79 | 69 | 79 | 75 | 71 | 67 | 64 | 61 |
(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2)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52、(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 |
温度/℃ | ····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95 | 98 | 98 | 98 | ···· |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54、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
六、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5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分)
小明的爷爷到眼镜店去买老花镜,他将营业员递给他的一副老花镜放到阳光下照射后,说眼镜的度数不对,营业人员用仪器测试后证明果然不对,你知道小明的爷爷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吗?
56、某潜水员在水中用一个内部充满空气的透明气球近距离地观察水中的鱼,你猜想一下,潜水员所看到的鱼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分)
5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58、 如图7,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