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物质物理属性》测试卷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选择题答案填下表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前的表内.每题3分,共30分.)
1.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6mg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
A. 一只母鸡 B. 一头大象 C. 一头奶牛 D. 一只蚊子
2.铁的密度为7.9×103㎏/m3,将一块体积为60cm3的铁块,截去20cm3,则剩余40cm3铁块的密度是( )
A.7.9 g/cm3 B.5.3×103㎏/m3 C.11.9 g/cm3 D.不好判断
3.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调节横梁平衡,再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发现右盘下沉,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B.减少盘中的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D.调节游码
4.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则水面最高的是(ρ铝<ρ铁<ρ铜)
A.放人铝块的杯子 B.放人铁块的杯子 C.放入铜块的杯子 D.无法确定
5.一架托盘天平游码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标尺上的最大示数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好后,在天平的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右盘放入一个5g的砝码,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从右盘取出5g砝码后,放入两个2g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A.将平衡螺母旋出 B.以5g和4g的平均值4.5g作为被测物体质量
C.将平衡螺母旋进 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6.许多公园里都设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和木椅。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用手摸石凳和木椅,感到石凳比木椅热。对于这种现象的原因,张扬同学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你认为合理的是( )
A.石头比木头的温度高 B.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小
C.石头比木头的密度大 D.石头比木头的比热容大
7.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8.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
9.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则比较两液体的比热容是( )
A.a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B.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0.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图2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图1
图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前的表内.每题4分,共12分.)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 B.1㎏铁块的质量比1㎏木头质量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 D.将铁块拉成铁丝,其质量不发生变化
12.水具有较大的比热.下列现象能用水的这一性质解释的是 ( )
A.在手上沾上水,迎风的一面会感觉凉 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来散热
C.早春育秧时,傍晚要向秧田里灌水 D.夏天在地板上洒水感到凉爽。
13.下列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 )
A.状态 B.透光性 C .比热容 D.质量
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2分)
14.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枚药片的质量约是0.5 , (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 ,
(3)5mL= m3= cm3,(4)5g/cm3= kg/m3。
15.水的密度是 kg/m3,表示物理意义是
。
16.下表为小名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得液体密度是
____ ___kg/m3,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___kg.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液体体积/cm3 | 5.8 | 7.9 | 16.7 | 35.1 |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 10.7 | 12.8 | 21.6 | 40.0 |
17.某同学在测量正方体金属块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3-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3-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 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情况如图3-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 |
(图10)
图3 图4
18.如图4所示是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19.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 序号 | 体积(cm3) | 质量(g) | 质量/体积(g/cm3) |
l | 5 | 9 | 1.80 | |
甲 | 2 | 10 | 18 | 1.80 |
3 | 15 | 27 | 1.80 | |
4 | 5 | 4 | 0.80 | |
乙 | 5 | 10 | 8 | O.80 |
6 | 15 | 12 | 0.80 |
①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可归纳得出:“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的结论.
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20.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图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下表是他实验数据记录,根据表中的数据记录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烧杯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0 | 28 | 8 |
2 | 水 | 100 | 20 | 28 | 4 |
3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4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图6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__ ;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__ ;
(3)比较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吸收热量一般不同。
(4)综上述,温度升高,物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
21.现有一块已知密度为ρ的长方形,其面积较大,质量也较大(但没有超过天平的称量,厚度远小于lmm)。
请利用毫米刻度尺、天平(有砝码),设计一个测量金箔厚度的方法。
要求:(1)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2)写出待测金箔厚度的表达式。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金箔的 ,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出金箔的 和 。
金箔厚度的表达式: 。
五、综合计算题(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
22.一只烧杯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再放入一个金属块后,溢出一些水,此时烧杯、水和金属的总质量为1200g,取出金属块后,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为700g,则金属密度为多少kg/m3?
23.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m3)
铁球的质量m/g | 水的体积V水/mL |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
79 | 60 | 75 |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分析过程。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