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
注意:本试卷共37小题,请将试题的答案填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只交答题纸。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在下列事例中:①在鼓面上放些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消失。(把事例的序号选填在下面横线上)
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____________,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
2.如图1所示,图A是由光的_____ 形成的,图B的手影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
3.我们能够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4. 家庭电路中________的作用是电流过大时熔化,切断电路,对用电器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试电笔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5.一位同学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发现指针向反方向偏转,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发现指针偏转很小,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然界里存在__________种电荷,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
7.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8.光在______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8m/s,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9.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彩虹挂在天空,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
10.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_像,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透镜的_________。
11.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_________现象;带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常常出现一层水,这是_______现象。
12.汽化的两种形式是蒸发和________,其共同特点是在发生过程中____________.
13.想要得到持续的电流,电路中必须有________,同时还应将电路________。
14.家庭电路中控制电灯的开关应跟灯________联,各用电器应________联在电路中。
15.在陶瓷、油、空气、人体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中有能够________的电荷。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中所给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中。
16.演奏同一乐曲时,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
17.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是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的,而不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C.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18.如图2所示,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A.5.4m B.5m C.4.6m D.4.2m
19.把一只墨水瓶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0. 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乙图正确 B. 丙图正确 C. 甲图正确 D. 丁图正确
21. 某同学用了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将一枝花从离透镜30cm处逐渐移向20cm处的过程中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一直增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
22.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在岸上看湖水深度比实际的浅
C.夜晚路灯下的人影 D.平静的水面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23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会有凉爽的感觉,如把一只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温度计的示数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发生
24. 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只能靠无线电交谈,是由于
A. 宇航员在月球上距离远,声波传不到
B. 宇航员在月球上说话时,声带不振动
C. 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D. 无线电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25.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第一次水烧开后继续用急火加热;第二次水烧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则:
A.第一次熟的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高
B.第二次熟的快,因为此时水的温度低
C.熟的一样快,因为水在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次水温高
26.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距如果小于焦距,则屏上看不到物体的像
B.如果将凸透镜表面用黑纸遮住其下面一半,像的上半部就没有了
C.成实像时,物距若减小,屏上的像将变小
D.成实像时,物距若变大,屏上的像将变大
27.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 逐渐减小 B. 不变
C. 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28.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早晨,我们能看见地平线以下的太阳,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光的漫反射现象
C. 工程师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D. 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29. 两灯串联,发现一灯较亮,一灯较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亮的灯中电流较大 B.较暗的灯中电流较大
C.两灯电流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0. 凸透镜的焦距f=20cm,物体离焦点10cm,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放大的像
C.一定是虚像 D.以上都有可能
三、作图与实验:(本大题共5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第33题4分,第34题4分,第35题8分,共26分。)
31.如图4所示,一条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从左上方射向O点,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和它的反射光线。
32. 如图5所示,是老师上课时自制的温度计,没有刻度,假如玻璃管足够长,请你给这支温度按摄氏温度计标出刻度。(说明方法即可)
33. 图6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知道,这种物质是____体、初温是_______℃、熔点是____℃、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min。
34.如图7所示,当导线接-和0.6接线柱时,A表所示为______A,B表所示_________A;当导线接-和3接线柱时,A表所示为______A,B表所示_________A。
35.在图8左边方框里设计电路图,要求L1L2并联,S1为总开关,电流表测量L1的电流,S2控制L2,按照设计的电路图,把图中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说明:电池的右边是正极;电流表的最左面的接线柱标有“-”)。
四、探究与实验:(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6分,第37题8分,共14分。)
36.小明想从食盐水中把食盐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食盐的凝固点是801℃,只要把食盐水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可达-5℃)中就可以了。于是他照此办理,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取出食盐水时发现食盐水并没结冰,食盐也没有分离出来。
⑴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明又查找有关资料,发现水的沸点是100℃,食盐的沸点是1442℃。根据这一资料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到食盐?
37.生活中,人们在夏天穿的衣服多数是浅颜色而且单薄,在冬天穿的衣服多数是深颜色而且是棉衣。根据这一现象要求:⑴请提出一个问题,⑵做出合理的猜想,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说明实验方法),⑷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物理答题纸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得分 |
|
|
|
|
|
得分 | 评卷人 |
|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_________ _____ 2.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 ________ 4.________ 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6.______ __________7.____________ ________
8.______ _____ 9.______ __________10. ________ _______
11._______ ________ 12.______ ________13. _____ _________
14. _____ ______ 15. _____ _________
得分 | 评卷人 |
|
|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
|
|
|
|
|
|
|
|
|
|
|
|
|
|
得分 | 评卷人 |
|
|
三、作图与实验:(本大题共5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4分,第 33题6分,第34题4分,第35题8分,共26分。)
31. 32.
33.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34.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5.
得分 | 评卷人 |
|
|
四、探究与实验:(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6分,第37题8分,共14分。)
36.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