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江苏教育版

2014-5-11 0:27:24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学校 班级 姓名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2006.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    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     ___不同.

2、“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3、科学考察工作者通过测量声波从海面上向海底垂直发射再返回海面的      ,能够准确地测出海底某处的深度;我们利用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4、温度是反映物体____              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              _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5、瑞典物理学家摄尔西斯制定温标时,将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

6、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线。由图线可知:属于晶体物质的是__   __(选填“甲”、“乙”,下同);处于凝固过程的物质是___    __。

7、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8、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两种,液化石油气是利用       的方法实现气体液化的。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灯泡会变黑,这是由于灯丝发生了              的缘故。

9、通过观察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和液体              有关。

10、如图所示中,甲烧杯内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格内所列出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中的液体也发生了沸腾,则试管中装的液体是       

1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    光、    光和    光.

12、遥控器发出的不可见光线是     ,验钞器荧光管发出的不可见光是    。实验探究遥控器发出光线是否存在,可用    (选填“温度计”、“钞票”或“秒表”)。

13、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  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  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        ,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实验活动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2、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

D、增强音色

3、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

A.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   双耳效应

C. 雷声经过地面、山峦、云层的多次反射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   

     B.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说明水能够传声

     C.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消除噪声            

....  D.利用“B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不能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

5、“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6、给体温计消毒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 用自来水加以冲洗晾干

C. 用酒精灯的火焰直接加以烘烤  

D.用酒精棉球加以擦抹

7、0℃时的水,其状态是 …………………………………………………………(  )

A. 一定是冰       B.一定是冰水混合物

C.一定是水        D.三种情况都可能

8、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线路用焊锡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先熔化后凝固 

C.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夏天吹电风扇时,人会感到很凉爽,其原因是………………………………(  )

A. 风把空气中的温度吹低了   

B.风把人身上的热气吹掉了

C.电风扇吹出的风的温度较低 

D.风加快人身上汗水蒸发有吸热效应

10、在冷饮水杯中加入冰块后不久,杯的外壁就会出现水珠,其原因是…………(  )。

A. 杯中冷饮水渗出了杯壁    

B.杯中的冰块熔化成水溢出杯外

C.杯周围空气遇冷液化吸附在杯壁 

D.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11、有碘的小烧瓶,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碘消失了,变成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后,碘蒸气又消失了,烧瓶壁上出现碘粉末。这个过程说明…………………………(  )

A. 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B. 升华要放热,凝华要吸热

C. 升华、凝华都要吸热  

D. 升华、凝华都要放热

12、实验室要制造低温环境,但又要干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实验室内放置大量冰块  

B. 用喷雾方法加快蒸发来降温

C. 用干冰升华方法制造低温 

D.用大功率的电扇吹风散热降温

13、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放热时,温度可能不变

C. 晶体物质吸热时,温度一定不变  

D. 液体变为气体时,温度一定升高

14、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 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 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 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15、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16、张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 ………………………………………………………………(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17、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   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均能发声。试指出唱歌、鼓掌、摇头发出声音的声源,判断其中哪一个声音属于次声?(4分)

2、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A、B。B的液泡上包扎有一团沾酒精的棉花。温度计A的管内液柱位置如图(A)所示。则在图(B)温度计中,画出液柱大致位置(把中间有液体的部分涂黑)(2分)


3、小华用图所示的体温计自测体温,体温计的分度值是   ,其体温为   ℃。(4分)

4、 某学生在练习温度计测水温时,操作及读数情况如图(A)、(B)所示。其中有三处错误是:

(1)___ __                  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3分)                 

5、二⑶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水的沸腾实验”,为了节约能源,缩短加热时间,老师提供的是初温大约90℃左右的温水。(9分)

⑴张军同学纪录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水未沸腾前,水下小气泡上升途中逐渐___    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在水沸腾时,水下小气泡上升途中逐渐___      __,至水面后就破裂,将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中。此时酒精灯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__      ___。若移开酒精灯,尽管温度计显示温度尚未下降,但__      ___立即停止,这现象说明了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必须          且还要_       _____。

⑵王磊同学把加热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温度~加热时间坐标中,把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图线画出来。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2

102

102

102

⑶李敏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加热水,先后做了二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绘图都是正确的。试分析一下,为什么两次图线有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孙林和周峰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相等。下述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

A. 两人使用的温度计不标准 

B. 两人使用的酒精灯火焰有大小

C. 两人测试的水质不一样 

D.两人测试时温度计液泡碰到杯底或杯壁

6、焊锡的熔点是230 ℃­左右,火炉温度可达800 ℃­,能不能用焊锡焊过的铁壶来烧开水?为什么?(2分)

7、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6分)

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光

玻璃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白光

纸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3)请你由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

初二物理答案

一、填空

1、响度 音色           2、声源  人耳 传播途径 

3、时间 不能           4、物体冷热程度  液体热胀冷缩 

5、0 100             6、乙 乙

7、水蒸发吸热 液化放热      8、降温  加压 加压 升华 凝华

9、表面积 温度 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

10、酒精             11、色散  红 绿 蓝

12、红外线 紫外线 温度计    13、直线传播  音色 升华 液化 振动

二、选择

1、C  2、B  3、C  4、B  5、B  6、D  7、D  8、B  9、D

10、D 11、A 12、C 13、B 14、C 15、C 16、B 17、D 

三、实验探究题

1、 唱歌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声带,鼓掌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手,摇头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头,摇头发出的声音是次声。

2、 (略)

3、 0.1℃  36.8℃

4、 ⑴液泡碰壁;  ⑵离开水读数;   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不相平

5、 ⑴变小  变大   不变   沸腾  达到沸点  吸热

⑵略    ⑶水的质量不同    ⑷ B 

6、 可以用焊锡焊过的铁壶来烧开水,虽然焊锡的熔点小于火炉的温度,但当烧水时,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只有100 ­而且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仍为100 ­,低于焊锡的熔点,所以焊锡不会熔化。但是如果水烧干了,也就是说壶里没有水,那么焊锡就要熔化了。

7、 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红色的阳伞只能透过红光,照射到瓜瓤上,可以让瓜瓤显得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