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

2014-5-11 0:27:24下载本试卷

一、选择题:(4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2、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女高音歌唱演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位歌手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

B 两位歌手的音色相同,音调不同

C 两位歌手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D 两位歌手的音调相同,响度、音色不同

3、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

4、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

大奇迹,回音壁利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C、利用回声增强原理 

D、以上三种原理都应用到了

5、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6、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这种不可见光是

A、γ射线   B、X射线    C、紫外线   D、红外线

7、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8、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A          B          C         D

9、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  )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

C.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

B.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D.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能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11、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12、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13、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

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

14、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15、下列设备主要利用平面镜来工作的是

A、潜望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电影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20分)

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               

2、“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改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影银幕常用粗糙的白色布制成,表面粗糙能使光发生   反射,白布则能反射   ,是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各种颜色的画面。

4、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2m,则像高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m。

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

6、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_______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_______镜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7、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动画图片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       像(选填 “实”或“虚”)。

8、在下图中,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14.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6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2cm处时,如图16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三、作图:(9分)

1、图乙中,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2、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3、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四、实验探究:

1、秦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先测了测透镜的焦距是15cm,然后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开始实验。请回答:(10分)

(1)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可画图说明)

(2)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依次放置                

(3)在实验时,他把烛焰和透镜之间的距离调节到40cm时固定,再调节光屏到透镜之间的距离,可是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通过透镜也看不到像,其原因是              。

(4)秦明进行调节后,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了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这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范围是                  

(5)当烛焰由2倍焦距以外向焦点靠拢时,光屏应向      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且像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2、当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在界面处即发生反射现象,

又发生折射现象,并且光在空气中的折射角大于光在水中

的入射角,如图所示,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请在下面写出你的猜想和支持你这一猜想的理由.(6分)

猜想:                                                     

                                            

理由:                                          

                                             

五、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

得清晰的——、缩小的实像,如图17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

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