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某个人坐在由达州开往重庆的长途客车上,快到重庆时,他说:“重庆终于来到我身边!”他说这句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达州 B 重庆 C 他乘坐的客车 D 地球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5倍,甲车1分钟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车的速度是25M/S B 乙车出发时距甲车60M远
C 乙车追上甲车需用6分 D. 乙与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1.8KM
3.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哭声( )
A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4. 相声演员模仿著名播音员赵忠祥的声音解说“动物世界”,是因为他能模仿赵忠祥的( )而受到大家的欢迎。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调、响度
5.地震前夕,狗往往叫声频繁,这种异常的现象表明( )
A 狗能发出与地震波频率相同的次声波
B 狗的耳朵听觉范围大,能听到次声波
C 人耳感觉不出地震波,因为没有可闻声波产生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面几个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用伞挡住阳光 B 光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会形成影子
C 近视眼戴上眼镜能看清物体 D 射击瞄准时一定要“三点成一线”
7.一座钟的钟面正对平面镜,在镜中见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则该座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
A 2:40 B 7:15 C 4:45 D 9:20
8.下列各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 )
A 镜花水月 B 坐井观天 C 海市蜃楼 D 立竿见影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的是( )
A 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
B 电影院里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
C 透过云雾缝隙的太阳光束
D 早晨太阳还在干线以下时,就能看见红彤彤的太阳身向地面的光束
10.检查视力时,眼睛距视力表应为5米远,检查室内视力表和平面镜正对着挂在相距3米的墙上,人正对着平面镜看镜中的视力表,则眼睛到镜面的距离应为( )
A 1米 B 2米 C 3米 D 4米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 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使用听诊器,是为了( )
A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 保持声音的频率
C 保持声音的音调 D 保持声音的音色
13.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 )
A 声波的波长 B 声波的频率
C 声波的振幅 D 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距离
14.蝙蝠在黑夜能发现要捕食的昆虫,是( )
A 借助于超声波 B 借助于复眼
C 借助于红外线 D 借助于紫外线
15.下面 不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 )
A 蝙蝠在黑夜发现要捕食的昆虫 B 医生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内的疾病
C 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 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产生的声音
1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用以达到的是( )
A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毛坯 B 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 顾客用手轻轻盲打瓷器 D 瓦匠用瓦刀砍打地面
17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的路程之比是1:2,运动的时间之比是3:1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6:1 B 3:2 C 2:3 D 1:6
18,如图所示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上河面上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左飘,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船肯定向左运动
B 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 乙船肯定是向右运动
D 乙船可能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16世纪,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_________-说”,否定了影响人类几千年的托勒密的“________说”,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的
3.某人急行的速度大约是2M/S,则横过6M宽的马路需要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s.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是36km/s,此人要在距行驶过来的汽车至少_______m处开始穿越马路。
4.乐音有三个基本特性:反映声音高低的是_______反应声音强弱的是_______,能区别张三李四说话声音不同的是_______。
5.人们通常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上没有_______来传播声音。“无声手枪”是在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中减弱噪声的。
6.用回声仪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2.5S收到海底回波,则该处海深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
7.。如果图OC OB
OA是射到空气和和玻璃界面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则________是法线。反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界面的_______边是玻璃。
8,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但传播方向_______(选填 不变或改变),而且在白屏上形成一条_______光带,光带上的颜色排列次序是红、___________、紫。
三,作图题(每个3分,共6分)
1. 如图(1),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画出相应的法线和平面镜。
2.
如图(2),这是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12分)
1.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考虑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小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 ,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便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刻度尺、铅笔、测出细铁丝的直径。(写出实验过程,步骤)
五.问答题(8分)
1.影银幕为什么做成白色的,而且表面不光滑?
2.2002年暑假期间,北京大学五名学生到珠穆朗玛峰登山发生雪崩事件,造成重大事故请分析:雪地登山,为何不宜高声喊叫?(4分)
六.计算题(17分)
1.甲乙两地间的铁路全程为1575KM,火车是22时整从甲地发车的,于次日15时30分到达乙地,求:1火车运行了多少小时?(4分)2火车的速度大致是多大?(5分)
2.甲乙两人为了测一根钢管的长度,甲在一端击后,乙以耳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了两声敲击声,乙听到的两声相隔2.5S;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则这根钢管的长?(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