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下面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把它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的财宝是……………………………………………( )
A.运动的三大定律
B.物理定律、物理公式和实验设备
C.经典物理学理论
D.知识宫殿、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2.下列几个物理数据中,与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最接近的是…………………………………………………………( )
A.160
B.16.0
C.1.60
D.0.160
3.站在商场内自动电梯上的顾客,缓缓上升,他看到地面离他而去,则被他选的参照物是…………………………( )
A.电梯 B.地面 C.商场内的柜台 D.某柜台前的顾客
4.用分度值为0.1c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在下面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6.5cm B.6.51 C.6.51cm D.6.512cm
5.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约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60m跑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时,该同学到终点,则该同学跑完60m所用的时间约为………………………………( )
A.8s B.6s C.7.2s D.5s
6.4m/s的速度,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跑步的人
7.两个运动员爬两个不同长度的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所用的时间比是………………………………………………( )
A.8∶9 B.2∶1 C.1∶2 D.9∶8
8.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音调 D.都不是
9.一根很长的金属水管内充有水,在水管的一端重敲一下,在另一端可听到…………………………………………( )
A.一次声音 B.两次声音 C.三次声音 D.四次声音
![]() |
10.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440Hz;采过花蜜的 ,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为320Hz,养蜂人一听飞行声就可判断蜂是否采过蜜,其依据是……………………( )
A.采过蜜的飞行声音音调高
B.采过蜜的飞行声音响度大
C.采过蜜的飞行声音音调低
D.采过蜜的飞行声音音色好
1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之处是………………………………………………………( )
A.声速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13.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的反射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原理 D.以上三种原理都用到了
14.下列哪个不是噪声…………………………………( )
A.教室中老师的讲课声 B.马路上拖拉机的行驶声
C.火车的鸣笛声 D.人们的吵闹声
15.用手按着已敲响的锣面时,锣声立刻消失了,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手具有吸音的功能 B.手不能传声
C.手使锣面振动停止 D.以上原因都有
二、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24分)
16.12=________
=__________
。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25m/s,合______km/h。
17.一位同学用刻度尺5次测得某物体的长度分别是:L1=10.21cm、L2=10.23cm、L3=10.11cm、L4=10.24cm、L5=10.23cm,这些数据中,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作______。
18.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意思是指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___,或者是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9.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在物理学中,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图1是某汽车运行过程中速度仪的照片,它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
![]() |
图1 图2
21.试一试用牙齿咬住铅笔的上端,用指轻敲铅笔下端(如图2),听到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能接解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面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发现__________传声比__________好。
22.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__,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做________,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除此之外,乐音还有一个特征叫做________。
23.声音在金属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______。
24.悠扬的琴声靠的是琴弦的________;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________能够传声。
25.女同学说话声“尖细”,是指女生声音的________,这是因为女生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
2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____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____减弱,在______________减弱。
三、简答题(共4分)
27.想像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试写出一个有关的情景。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8.潜水员在沉船上放置了一个能发声的仪器,仪器发出的声音经0.18s被浮在海面上的打捞船接收,求沉船到打捞船间的距离?(设海水传声的平均速度是1500m/s)
29.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的引火线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后,人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远的安全地带?
30.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农村中学八年级课外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
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24分)
3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各种不同物体,受水平拉力运动时所需拉力大小不同,如图3所示。大家猜测拉力大小可能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物体与地面接触的粗糙程度、物体拉动匀速前进的速度等因素有关。请任选一个因素探究一下,要求:选用器材,实验计划,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相关结论。
图3
32.百米赛跑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跑、中途跑、冲刺。为了提高校运动队员的赛跑成绩,如何通过测量为运动队员提供训练的内容依据。
(1)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甲、乙两位队员测量结果如下表,请根据数据分析,百米跑的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_的。(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路程(m) | 20 | 80 | 100 | |
时间(s) | 甲 | 3 | 9.6 | 11.5 |
乙 | 3.2 | 9.4 | 11.2 |
(3)分析上表的数据,你会给运动员的建议是什么?
3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简述器材、步骤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