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年 期 中 物 理 测 试 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12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1、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2、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管内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______。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明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4、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_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5、如下图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看上去铅笔似乎被分成了三段,这是光的 现象。
6、我国山东省蓬莱市海面2001年7月5日再次出现“海市蜃楼”,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一束光线与反射面成25°角入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度。体操运动员形体训练时向墙面的镜子走去,他的像将________,他自己感觉像在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当你在家里用摇控器摇控空调时,有时没有对准空调,把摇控器对着天花板按下按钮,也会启动空调,这是因为 发生了光的 现象。
8、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a b c d e
9、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0、小敏同学在课外完成了以下实验。请你替她把实验结果填写完整。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1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工作时的屏幕,会发现白光的区域实际是由 、 、
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假如声速变为和光速一样大,或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请分别写出2个合理的场景: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2、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3、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 |
4、如图2所示,相同的8个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可以发出“1、2、3、4、5、6、7、

A.水振动,水的高度
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
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6、雨后的操场上的低洼处有了积水,小明同学站在水洼前2米处,观看教学
楼美丽的“倒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他能在水中看到教学楼的像 B、他能在水中成像
C、他不能在水中成像 D、他不能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7、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条鱼,若有一个人从A处用一根鱼叉叉鱼,应对着哪一点掷出?( )
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使激光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哪一点射出?( )
A、 B点
B、 B点上方
C、 B点下方
D、 B点左方或右方
8、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B C D
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10、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3所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性
11、 初三毕业时摄影留念,先有两个同学在花台前拍摄了单人像,接着又用同一架照像机在花台前给全班人拍合影像,这时应当:( )
A、 使照像机离人远些,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B、 使照像机离人远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C、 使照像机离人近些,同时增大暗箱长度
D、 使照像机离人近些,同时减小暗箱长度
12、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13、下列现象不是应用紫外线的是( )
A. 用来识别钞票或商标的验钞机
B. 家庭用的烤箱烤食品
C. 在医院的手术室或病房里常用的灭菌灯
D. 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14、以下各图中成虚像的是: ( )
![]() |
A、a、d B、b、c C、a、c D、a、b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小明在湖中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
⑴、请你在图中画出李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⑵、李华看到的“青蛙”比青蛙的实际位置距水面是深一些,还是浅一些?
答:
![]() |
2、如图,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MN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表出其焦点的位置.
![]() | |||
| |||
3、如图5所示,如果你的眼睛位于图中的O点,通过小平面镜MN观察周围事物,你能看到的范围有多大?实际做一做,并用作图法求作这个可观察到事物的区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4分)
1.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10Hz左右)的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500---600Hz)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雷雨天,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1题4分、2题7分、3题5分、4题6分,共22分)
1、小明、小华和小强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
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以激起水花;小强正在弹吉他
(1)他们在探究什么问题?
(2)对上面的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小红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如图19所示实验,
⑴实验目的是研究
的规律。在实验中关键的问题是设法确定像的位置。仔细想想,实验时的具体做法是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
的科学方法。
⑵现通过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
10cm | 10cm |
15cm | 15.1cm |
25cm | 25cm |
该实验中 用平面镜替换玻璃板(填“能”或“不能”)。
⑶从这些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⑷第二组数据略有差别,称为误差,这是实验过程中允许的,导致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等. (举出一个可能原因)
3、小明利用“半个可乐瓶(大)、盛水的烧杯、平面镜(带座)、放大镜(带座)、火柴、香(带座)、喷雾器、玻璃砖、激光笔(激光手电)、白纸板、漂白粉或钢笔水等”探究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帮助他完成本次实验的全过程:
(一):光沿直线传播.
提出问题:
猜想和假设
需要器材:
实验验证及实验现象:
结论: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⑴在桌面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⑵他在水平位置放置的光具座上安装的器材如图18(甲)所示,你认为装置中明显的错误的是
,调节方法是
。
⑶已知凸透镜的焦点为10cm,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物距 | 像的性质 | ||
正立或倒立 | 缩小或放大 | 实像或虚像 | |
25cm | 倒立 | 缩小 | 实像 |
20cm | 倒立 | 等大 | 实像 |
15cm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10cm | 不能成像 | ||
8cm | 正立 | 放大 | 虚像 |
认真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指出两点):
①
②
] ⑷如图18(乙)所示,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请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射出光线。此时物距满足 ,生活中的 就用到了这一知识。
六.计算题:(10分)
1、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 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 s,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此时气温为15℃)
.2、运动会上100 m跑比赛时,如果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比看到冒烟计时早些还是迟些?早或迟多长时间?哪个更准确?
人教版八年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振动、液体,
2、空气柱、音调,
3、空气、快、1700m,
4、反射、3m、仍能,
5、折射,
6、折射、直线传播、150、不变、变大,
7、红外线、反射,
8、e、在传播过程中[例如可以植树种草]
9、后缩,
10、倒立、放大,
11、红、绿、蓝,
12、(1)如果声速等于光速:A.人们看见闪电的同时也听见雷声 ;B.人们无法用声呐探测海的深度(2分)
(2)如果声速为 0.1 m/s :A.听老师讲课时,后排的同学看到老师说话的口型与声音不一致; B.下课铃响后几分钟,离铃较远的班级才听到铃声。(2分)
二、选择题:
1、C 2、D 3、D 4、A 5、C 6、C 7、C、A 8、A 9、D 10、B
11、A 12、C 13、B 14、A
三、作图题:略
四、简答题:略
五、实验题:
1(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答案:提出问题:光是沿怎样的路径传播的?
2、⑴平面镜成像;另找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在放玻璃板后移动其位置,直到其与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等效替代。
⑵不能
⑶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⑷(举出一个可能原因即可)
3、猜想和假设(一):光沿直线传播.
需要器材:喷雾器、激光笔(激光手电).
实验验证及实验现象:在空气中沿激光射出的地方喷雾,看见一条直线光束.
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4、⑵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⑶略,正确即可
⑷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照相机
五、计算题
1、680 m/s 2、 迟些,迟了0.29 s,看到冒烟计时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