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物理试卷 - 初中二年级物理试题 - 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三校联考期中试卷江苏教育版

2014-5-11 0:27:25下载本试卷

高邮市临城区2006-2007学年八年级物理三校联考

期中试卷

2006-11-8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杨斌  审核:张杰

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妙的无法遏制的渴望(爱因斯坦)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文本框: 学校: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考号:_________选项

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2、如图2,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  】

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文本框: 图2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

3、针对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文本框: 图3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4、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5、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6、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像变大,        B.他的像变小,

  C.他的像不变,        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

7、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  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

8、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音调太低

9、试管内装有碎冰块,将试管放置在装有碎冰块的烧杯中,给烧杯加热,当烧杯里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碎冰将【  】

A.一部分熔化   B.不会熔化   C.全部熔化   D.无法判断

10、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以下的物体不发出红外线      B.红外线人眼可以直接观察到

C.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D.医院中经常用照射红外线的方法来进行消毒

11、小宇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少,然后像下图4中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小丽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文本框: 图4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2、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固,后蒸发  B.先凝固,后升华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3、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5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是【  】


14、利用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液化放热  B.干冰凝华放热  C.干冰熔化吸热  D.干冰升华吸热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1分,满分27分)

1、一束与平面镜成6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       

文本框: 图62、如图6所示,笛子发出的声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消失了。

3、“九寨沟”的镜海有着 “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文本框: 图74、如图7,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这个事实说明                       

5、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

    (填高或低)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   过程中要     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温度的效果。而我国古代铁匠师傅锻造兵器时,长将烧得发红的铁器放入冷水中“淬火”时,会听到“嗤嗤”声,同时看到水面上冒出一股“白汽”,在这个过程中水先后发生了         物态变化。

文本框: 图86、通过观察图8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 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     

液体的      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7、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快”、“慢”或“相同”)

8、如图9描述的是我国古籍《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现象:“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且类似于      的装置.

9、在黑暗的房子里,桌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

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面照射,从旁边看时,墙很亮

文本框: 图9是因为墙对照射的光线的发生___________;镜子很暗是因      

为镜子使照射光线发生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0、一群风华少女2005年春节晚会上,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10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___的缘故。

(2) 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__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文本框: 图10(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11、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11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

乙醚消失,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

文本框: 图11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

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的O点,反射光的方向如图12所示.请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13所示的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

3、如图14所示,为了让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太阳光竖直照射到10m深的井底,平面镜应怎样放置?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文本框: O

图12           图13            图14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9分,共有8小题)

1.(5分)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

  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说明                      。

2、(4分)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

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

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15所示.

在此实验中:

文本框: 图15(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4分)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文本框: 图16照图16甲那样,把一面镜子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 使E、F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ON位置.

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

可知反射角___________入射角;

(3) 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表明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1)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声音具有     ,请生活中应用一例: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        后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6分)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的温度约为90℃,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17所示。其中___________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__________min 时间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                             

文本框: 图17(1)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均匀降低   【  】(2分)

(2)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奶咖,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min.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你认为方式      的冷却效果较好.(2分) 

6、(9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1.02

J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1分)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4)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7、(4分)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

图20

 

图19

 

图18

 


(1)图19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20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8、(2分)如图21,一位小朋友在用完水后,没有拧紧水笼头就跑了 .墙上贴着“节约用水”的标语,可他却熟视无睹,请你给他讲几句话 .

                    

图21

 


 
亲爱的同学,当您做到这里时,老师对您完成了试卷心理很高兴,但老师也提醒您注意,快点用剩下的时间,把试卷再检查一下,相信您一定取得令老师满意的成绩!!!!老师静候您的佳音。


高邮市临城区八年级物理期中联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选项

B

C

D

B

D

C

B

B

B

C

D

C

C

D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1分,满分27分)

1、300   2、空气柱  锣面振动   3、反射  4、不相同  人的感觉并不可靠

5、低 蒸发 吸收热量 汽化 液化  6、温度高低  表面积大小   7、3×108   慢

8、光的反射  潜望镜      9、漫反射  镜面反射 

10、直线传播  音色 升华 液化 振动

11、室外  室外的水蒸气遇冷玻璃液化而形成的  12、汽化  压缩体积

三、作图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

(略) 光线没有标方向、像没有画虚像、平面镜没有画出背面等都不给分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满分39分,共有8小题)

1、较大  固体(课桌)  较小  气体(空气) 固体传声比气体效果好(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得远)

2、到平面镜距离是否相等  大小是否相等  不能  虚 

3、分居在法线两侧  等于  在同一平面内  光路是可逆的

4、能量  超声波碎石等  光的反射 虚 不变 

5、②  14或15       B (2分)    ②(2分)

6、A、B、C  A、D、F     80 1.02    调节琴弦的松紧   控制变量法

7、冰 52  吸热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相平;烧杯中的水不宜过少或冰和蜡选取要适量等,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8、(略)只要合理,即可给分。